发布时间:2014-11-20 16:5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将3600年商都文化禀赋与现代商业优势巧妙融合,加入创新元素,突出休闲智能、时尚平台功能,以现代化的商业业态、高品质的景观环境,创造富有魅力的时尚天地——7月7日,由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管城回族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城市设计正式通过专家评审。
郑州晚报记者 李鲁愿
火车站服装商圈亟待升级
管城回族区作为商城遗址所在地及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支撑地,“商”的基因一直流淌在这座老城区的血脉之中。
以火车站商圈为代表的商业中心历经近30年的发展,如今入驻商户2万余家,日营业额达15亿元,其中以经营服装为代表的银基、锦荣、世贸商城等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行业名片。
不过,客观存在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火车站商圈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土地开发强度低、道路拥挤、流动摊点多、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迫使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火车站商圈进行升级改造。早在2012年,郑州市政府就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火车站商圈“批发功能和仓储物流全部外迁”。
另外,在火车站商圈服装经营企业自身也面临业态档次不高、效益逐步下滑等问题。“服装本身就是创意产业,随着市场发展和优化提升,经营内涵、研发设计、时尚创意,角色分工越来越明显。我们急需借助中心城区这个宝贵资源,加大服装产业的培育和提升,使自发商圈向产业集群迈进!”业内人士坦言。
传统商圈如何另辟蹊径,实现升级换代,成为摆在管城回族区面前一道难以跨越的深坎,同时也是一道考量政府智慧的命题。
从“商圈”向“集群”转变
“管城回族区有着3600年的文化积淀,一砖一瓦并不能支撑现代城市文明。把仓储物流企业进行外迁,打造商业中心,筛选国际一线品牌进驻,坚持用现代时尚唤醒古老文明,焕发时尚活力,形成集聚效应。”管城回族区火车站商圈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霞,多次深入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释放“外迁”与“集聚”的导向信号。
去年9月,郑州市委领导调研天荣服装城升级改造项目(现更名为中部大观国际商贸中心)时,管城回族区负责同志现场提出一个想法:火车站商贸区域的繁荣不能立足于点,应该谋划于面,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统筹“临火车站商业中心”区域现有城市规划和落地项目规划,突出立体交通合纵连横作用,以点成线,以线带面,激发火车站区域商业活力。市委领导听后给予充分肯定。
观念更新天地宽。管城回族区立即行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有关批发市场外迁政策,结合火车站商圈各个市场升级改造意愿,逐步将批发仓储物流等功能外迁,并决定拿出1000亩土地作为市场外迁的承接地,全力打造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同时,辖区一些企业自发前往国内外知名时尚商都考察,并撰文向区委、区政府献策建言。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先后6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借鉴国际时尚都市韩国首尔东大门时尚观光特区、意大利米兰成衣王国、巴黎时尚花都等先进商业经营理念,编制郑州火车站商圈未来规划。
[1] [2] [下一页]
《郑州管城区商都时尚文化产业集群设计过专家评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guancheng/8562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