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4 09:26 我要投稿
“出水了……出水了……以后算是有水吃了!”日前,登封市区少室路农贸市场附近一个独家小院上演了激动人心的一幕—随着钻头的不断落下,一桶桶略带浑浊的井水被打了上来。小院主人激动万分“再也不用五更接水了,家里这些用来存水的盆盆罐罐该收起来喽。”瞧着从井里打上来的第一桶水和小院主人激动的表情,一名挽着裤腿的中年人倍感欣慰,他就是登封民间给水团的团长—郭学臣。
走进颍阳镇安寨村,随处可见放在村民家门口的打井钻头。郭学臣说,现在村里有五六十家专业打井户,光打井机就有六七十台,而他是村里最早学打井、买打井机的人。说起干上打井这一行业,郭学臣说是机缘巧合。
2001年,广州人来村里打井,聪明好学的郭学臣没事就往打井现场跑,一来二往就和打井的广州人熟悉了,等打井人要走时,他几乎学会了打井的所有技术,并拿出6000多元积蓄买下了他们的打井机设备。登封天气干旱,需要打井的人越来越多。2003年,郭学臣又买了两台打井机,继续雇人打井。到了2005年,他干脆辞去了煤矿上的工作,专职打井。同村村民看他打井技术不错也想跟着学,郭学臣就无偿将技术教给他们,现在村里大部分的打井户都是跟着他学的技术。
打井是一门专业学问,遇到流沙、塌方、井打歪了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经过十几年的摸索,这些问题在郭学臣看来都不是问题,并且他还专门发明了捏井器。 2008年,给水团的队员在告成镇八方村打井,郭学臣办事经过此地,大老远便听到机器打井的声音不对,就对打井人说别打了,井打歪了。队员不相信,把钻头从井里提出来一看,钻头的五个角儿有两个已经严重磨损,井果然打歪了。井已经打歪了,怎么办?郭学臣发明的捏井器就派上了用场,只要将它放进井里,就会迫使打井的钻头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打。提起郭学臣的打井技术,给水团的成员无一不佩服,只要打井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十几年来,村民为了方便自己吃水用水,都纷纷来找他打井。颍阳镇宋窑村60多岁的村民张圈说,要在过去,一个生产队几百口人才一两口井。遇到天旱,人吃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牲畜了。有时还要家人去井边等浸水出来,有时还要下井去舀水,舀满一担水要等一个多小时,而且水黄黄的,常需放上半天才能饮用。为了吃上水,村民有时要在早晨5点多就去挑水,住得偏远的还要走上几里路去挑一担水,那日子艰难呀。“幸好我们这里出了个会打井的郭师傅,也多亏他为我们打井才解决了这一吃水难题。”
《登封“民间给水团”》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dengfeng/17112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