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6 11:00 我要投稿
周世正“拉起磨来赛牛马,拉起水车哗啦啦,庄稼人有了它,这日子可是真得发!”10月13日下午,官渡镇金源社区“丹江人家”农家乐饭馆里,老板吕彦红正哼着豫剧唱段、数着百元大钞,他停顿下来对记者说:“我卖的是丹江水库野生鱼,每隔两天就送一趟鱼,质量绝对有保障,中午和晚上都是座无虚席。”
2010年,为了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位于丹江口库区南阳淅川金河镇的7200人被安置到了中牟县5个乡镇定居。从淅川整体搬迁到中牟的12个移民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移民局多渠道帮助和全方位服务,使移民们有了新家,全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4000元左右提高到了如今1万多元。
金源社区居民吕德伟承包了40亩养殖水面,去年仅养鱼一项就获纯利40万元。他站在鱼塘边对记者说:“在老家没有接触过水产养殖这个行业,移民局领着专家来讲课,选派当地多年养殖户来传经送宝,我不由得心动了。于是,就大胆承包了三个鱼塘,况且政府还给予了资金上扶持,前两年是少赚没赔,去年行情好,我也掌握了技术,一下子就赚了40多万元,别提心里多美了。每当喂饲料时,看到成群的鱼在池塘里跳出水面,不用胳肢我就笑了。那是成把的钞票在向我招手呢……”
金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海波说,社区居民住的都是统一的两层楼独家小院,学校、卫生所、超市应有尽有。120名剩余劳动力都被安置在周边的华英包装厂、机器人厂、食品厂打工,骑上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县移民局牵线搭桥引进了河南果蔬研究所的优质葡萄新品种,研究所保证盛果期每亩收入在7000元以上。他本人就种植的有雨露葡萄,还承包了80多亩养殖水面,收入比在老家多得多。儿子和儿媳在外打工每年也收入十五六万元,两个孙女都已经上学,家庭生活过得非常温馨和谐。
北沟石井移民村共有272户,1111口人。2011年10月在官渡镇政府和中牟县移民局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帮助下,与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1066亩,主要用于奶牛饲养、生态木草种植及无公害莲藕种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投入资金3.6亿元,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奶牛棚5座4.3万平方米,散养牛棚一座7000平方米,已有奶牛3500头,日产鲜牛奶50吨。仅此一项村集体收入80余万元,基本解决了自来水费、无线电视收视费、新农村合作医疗等日常保障。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500元增加到8600元。村民们无不高兴地说,新家这里发展就是快,和老家相比,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河南天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芥蓝、菜心等无公害高档蔬菜,畅销广州、香港、郑州等大都市;根据黄河沿岸水产养殖和畜牧饲养的特点,投资创建了饲料生产工业园,已经引进帝豪、扬翔等5家饲料生产企业,不仅解决了100多名村民就业,还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50多万元。”狼城岗镇全店移民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站在新建的工业园里自豪地说。
中牟网推荐: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中牟网”微信公众号,把生活装进口袋
《丹江口移民的中牟“幸福生活”》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zhongmou/26425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