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新郑市新闻 >

河南新郑二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7)

[摘要]63、【2013·重庆卷】12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4分 (...

63、【2013·重庆卷】12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4分

 

 

 

(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4分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

 

 

 

新郑二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1---11  A  C  D  B  B  C   D  C   B   C  B

2---22  C  C  C  A  D  A   B  C   C   B  C

23D 24C  第23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耕地面积开始下降较快2007年以后趋于稳

定粮食产量开始下降后又逐渐上升2003年前粮食产量有段较稳定期而耕地一直在下降。第24

题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导致粮食增产。

25、A 26、C 第25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

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第26题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

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27、A 28、B 第27题据图分析可知上图中右侧60°附近气压值为1 030百帕为高气压

中心沿120°E经线形成这一高压中心只可能是1月份在亚欧大陆形成的亚洲高压(或西伯利亚高

压)。第2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为南半球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29、D 30、D 第29、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季风图甲风为1月

的西北季风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而成乙为7月份的东南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而形成的。第3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风盛行是1月份印度半岛吹东北风。

31、C 32、A 33、A 第31题据图中等温面分析可知甲位于等温面上乙位于等温面下

面说明气温甲低于乙据图中等压面分析可知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说明乙处为高压区甲处正

好相反为低压区。第3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处气温、气压均高于甲处为热高压即伏旱天气

的副热带高气压寒潮天气的亚洲高压为冷高压。第3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下其天气特点是炎热干燥。

34、D 35、A 第34题北半球1月份时大陆上气温较海洋低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向南

弯曲)即曲线②南半球1月份时大陆上气温较海洋高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向南弯曲)即曲线④。

第35题等温线③大陆上向低纬弯曲说明是7月份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非洲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时多雨南极地区气温一年最低。

 36、C 37、D第36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⑥环节的名称分别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

下渗、地下径流和植物蒸腾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蒸发强南亚地区1月份降水少开普敦附

近1月份气温高蒸腾作用强。第37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可以改

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38、D 39、C 第38题河水超过流量警戒水位就易出现险情图中显示8月1日15时左右

雨停8月2日6时至3日3时流量超过警戒水位。第39题若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出现的

时间滞后则反映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慢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较好的结果(植被有涵养水源的

作用)。洪峰水位升高反映上游调节作用减弱可能与围湖造田有关洪峰水位降低说明上游的调节

作用增强可能是上游修建了水库。 40、C 41、B第40题③处有来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寒流可能会带来北极冰川体脱落下来的

冰山。而①处虽然拉布拉多寒流也可到达但是一方面距离较远另一方面该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影响水温相对③处较高冰山不会存在。第41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从甲到乙为顺洋流航

行航行速度快时间短从乙到甲为逆洋流而行航行速度慢时间长。需要注意的是其他选择

项有很大的迷惑性如果考虑西风带影响有的学生会误选A项或C项。海浪不稳定而且规模不

可能横跨大西洋因此不正确。海风是指海陆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

不是西风因此也不正确。

42、C 43、A 第42题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知此区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据题意知位

于大西洋a洋流的名称是墨西哥湾暖流d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a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

渔场。第43题由上题可知a为北半球暖流据图分析可知A为北半球的暖流B为北半球的寒

流C为南半球的寒流D为南半球的暖流。

44、C 45、B 第44题据题意和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可知该海区为印度洋海域

图中箭头①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冬季的洋流②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的洋流③表示南印度洋的赤道

附近的南赤道暖流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④表示西澳大利亚寒流使沿岸地区形成了

热带荒漠。第45题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时也就是北半球冬季时开普敦是夏季属于地中

海气候炎热干燥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值种植季节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6、B 47、C 第46题据图分析可知选手沿途遇到的“险境”可能有荒漠(东部温带、西部

沿海热带)、崇山峻岭等。第47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南美洲南端图中西海岸洋流为秘鲁寒

流流向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对沿海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48、C 49、A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①②位于大西洋③位于太平洋④

位于印度洋。①海域附近有巴西暖流②海域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③海域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

④海域附近有莫桑比克暖流。漂流瓶从我国福建沿海进入大海最可能沿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南极环流到达南极附近。综合判断其经过

的海域最有可能为③。四个海域附近的洋流都是暖流对沿岸都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②海域水温比

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水温高③海域洋流与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甲岛东侧位于迎风坡并受暖流影响

降水多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

50、D  51、C 50、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发育在山前多在河流上游河漫

滩平原一般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本题

叙述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51、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

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兀的地貌景观。沙丘形成主要

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2、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图4信息月牙泉为图中古河道的一部分因此选择B项。

53、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关于水体之间相

互补给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单从月牙泉水面萎缩而言A、C、D均有可能。B选项该地地处非季风区年平均

降水量少故排除但是本题关键词在于“泉水”而A、C两项与泉水补给无关故选择D。

【知识拓展】月牙泉是敦煌盆地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月牙泉接受盆地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造成月牙泉水环境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的不断减少。

54、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图5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

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55、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

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

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56、C 57、C  第56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

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量

减少。第57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经历相同的暴雨

过程在P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

Ⅲ、Ⅱ、Ⅰ。

58、C 59、C 第58题甲地为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

第59题甲处为峰林主要为石灰岩主要作用为侵蚀作用但不是图中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地方

乙处为河谷主要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丙处为背斜山岩体破碎丙、丁之间有断

层存在山体易发生滑坡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

60、B  图为向斜山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质构造的原因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山地的形成是内力作用

的表现形式搬运和风化均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D选项错误变质作用改变了岩层的理化

性质沉积岩层会发生变化而图中沉积岩层表现明显。

61、【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

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

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

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豫都网微信

《河南新郑二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7)》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9415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