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4 13:5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63、【2013·重庆卷】12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4分
(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4分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
新郑二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1---11 A C D B B C D C B C B
2---22 C C C A D A B C C B C
23D 24C 第23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耕地面积开始下降较快2007年以后趋于稳
定粮食产量开始下降后又逐渐上升2003年前粮食产量有段较稳定期而耕地一直在下降。第24
题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施行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导致粮食增产。
25、A 26、C 第25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
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果。第26题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
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27、A 28、B 第27题据图分析可知上图中右侧60°附近气压值为1 030百帕为高气压
中心沿120°E经线形成这一高压中心只可能是1月份在亚欧大陆形成的亚洲高压(或西伯利亚高
压)。第2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为南半球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29、D 30、D 第29、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季风图甲风为1月
的西北季风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而成乙为7月份的东南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而形成的。第3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风盛行是1月份印度半岛吹东北风。
31、C 32、A 33、A 第31题据图中等温面分析可知甲位于等温面上乙位于等温面下
面说明气温甲低于乙据图中等压面分析可知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说明乙处为高压区甲处正
好相反为低压区。第3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处气温、气压均高于甲处为热高压即伏旱天气
的副热带高气压寒潮天气的亚洲高压为冷高压。第33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下其天气特点是炎热干燥。
34、D 35、A 第34题北半球1月份时大陆上气温较海洋低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向南
弯曲)即曲线②南半球1月份时大陆上气温较海洋高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向南弯曲)即曲线④。
第35题等温线③大陆上向低纬弯曲说明是7月份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非洲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时多雨南极地区气温一年最低。
36、C 37、D第36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⑥环节的名称分别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
下渗、地下径流和植物蒸腾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蒸发强南亚地区1月份降水少开普敦附
近1月份气温高蒸腾作用强。第37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可以改
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38、D 39、C 第38题河水超过流量警戒水位就易出现险情图中显示8月1日15时左右
雨停8月2日6时至3日3时流量超过警戒水位。第39题若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出现的
时间滞后则反映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慢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较好的结果(植被有涵养水源的
作用)。洪峰水位升高反映上游调节作用减弱可能与围湖造田有关洪峰水位降低说明上游的调节
作用增强可能是上游修建了水库。 40、C 41、B第40题③处有来自北冰洋的拉布拉多寒流可能会带来北极冰川体脱落下来的
冰山。而①处虽然拉布拉多寒流也可到达但是一方面距离较远另一方面该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影响水温相对③处较高冰山不会存在。第41题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从甲到乙为顺洋流航
行航行速度快时间短从乙到甲为逆洋流而行航行速度慢时间长。需要注意的是其他选择
项有很大的迷惑性如果考虑西风带影响有的学生会误选A项或C项。海浪不稳定而且规模不
可能横跨大西洋因此不正确。海风是指海陆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
不是西风因此也不正确。
42、C 43、A 第42题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知此区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据题意知位
于大西洋a洋流的名称是墨西哥湾暖流d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a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
渔场。第43题由上题可知a为北半球暖流据图分析可知A为北半球的暖流B为北半球的寒
流C为南半球的寒流D为南半球的暖流。
44、C 45、B 第44题据题意和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可知该海区为印度洋海域
图中箭头①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冬季的洋流②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的洋流③表示南印度洋的赤道
附近的南赤道暖流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④表示西澳大利亚寒流使沿岸地区形成了
热带荒漠。第45题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时也就是北半球冬季时开普敦是夏季属于地中
海气候炎热干燥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值种植季节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6、B 47、C 第46题据图分析可知选手沿途遇到的“险境”可能有荒漠(东部温带、西部
沿海热带)、崇山峻岭等。第47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南美洲南端图中西海岸洋流为秘鲁寒
流流向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对沿海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48、C 49、A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①②位于大西洋③位于太平洋④
位于印度洋。①海域附近有巴西暖流②海域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③海域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
④海域附近有莫桑比克暖流。漂流瓶从我国福建沿海进入大海最可能沿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南极环流到达南极附近。综合判断其经过
的海域最有可能为③。四个海域附近的洋流都是暖流对沿岸都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②海域水温比
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水温高③海域洋流与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甲岛东侧位于迎风坡并受暖流影响
降水多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
50、D 51、C 50、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发育在山前多在河流上游河漫
滩平原一般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本题
叙述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51、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
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兀的地貌景观。沙丘形成主要
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2、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图4信息月牙泉为图中古河道的一部分因此选择B项。
53、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关于水体之间相
互补给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单从月牙泉水面萎缩而言A、C、D均有可能。B选项该地地处非季风区年平均
降水量少故排除但是本题关键词在于“泉水”而A、C两项与泉水补给无关故选择D。
【知识拓展】月牙泉是敦煌盆地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月牙泉接受盆地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造成月牙泉水环境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的不断减少。
54、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图5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
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55、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
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
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56、C 57、C 第56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
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量
减少。第57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经历相同的暴雨
过程在P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
Ⅲ、Ⅱ、Ⅰ。
58、C 59、C 第58题甲地为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
第59题甲处为峰林主要为石灰岩主要作用为侵蚀作用但不是图中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地方
乙处为河谷主要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丙处为背斜山岩体破碎丙、丁之间有断
层存在山体易发生滑坡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
60、B 图为向斜山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质构造的原因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山地的形成是内力作用
的表现形式搬运和风化均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A、D选项错误变质作用改变了岩层的理化
性质沉积岩层会发生变化而图中沉积岩层表现明显。
61、【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
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
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
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河南新郑二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解析(7)》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941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