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2 02:4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创新】
政府出资建校让学校无债务之忧
新建校区等基建投入,是很多地区的高中负债主因之一。而对于新郑市来说,近几年,该市的普通高中由原来的两所发展为现在的五所,却并无因基建投入带来的负债苦恼。
“我们这里的学校建设主要由政府出资,学校没有基建方面的任何债务问题。”上述负责人介绍,虽然当年新郑一中分校和二中分校是由投资商所建,但2009年政府已经完全收回。
1997年之前,新郑只有新郑一中和二中两所高中。1997年,政府投资2500万元兴建了新郑三中。
看到新郑教育一直发展得不错,投资商主动上门建新校区。2002年,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投资商分别建设了一中分校、二中分校。按照协议,政府每年收取的择校生费用按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商,“可以这么说,我们是利用市场做教育,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该负责人说,虽然投资商建了学校,但他们只能每年拿一部分收益,绝对不能干涉教学管理和学校事务。
后来,为了给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做准备,2009年,新郑市政府一次性花3000万元,收回了新郑一中分校、二中分校。“如果仅仅看经济账,当年花3000万元收回两所学校,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已经省下一大笔钱了。”该负责人说,如果再算创造的社会价值,就多得无法计算了。
而关于学校发展用钱的问题,根本无须发愁,小的修修补补是从生均经费里出,如果有大的整修,则直接上报。“只要是涉及教育用钱的,市领导都很支持。”他说,学校需要钱,只需打个报告,只要是合理用钱,都会批准。
后来,即使新郑一中建设了新校区,一切事宜也都是由政府承担。“我们就是‘交钥匙’工程。”新郑一中校长王聚福笑着说,具体花多少钱、哪块需要咋花钱,都是由政府出面解决,他只负责将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做好即可,没有那么多杂事牵绊。
【保障】
带编制聘教师
学校经费市财政拨付
对于负债的很多高中来说,学校要承担聘用教师的工资与补贴,这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与这些地方的高中不同,新郑所有的高中老师都在编。
今年7月份从安阳师范学院毕业的高琼阁,一毕业就应聘到新郑当了老师,与河南及全国很多地方的教师需要熬几年才能等到一个编制相比,她一工作就有编制。不仅是她,该市今年招聘的300多名教师都有编制。
“每年我们都是带着编制去各师范院校招聘。”上述负责人介绍说,新郑市每年招聘的事业人员,大约有60%的编制都是教师岗位。教师的工资由财政承担,学校无须自己花钱聘老师。为了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新郑市每年都从高中一线优秀教师中评出60人,享受市政府津贴,每人每月发500元。
“我们这里学校所需的经费,完全由市财政拨付,目前,新郑市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2300元。”该负责人介绍说,每年市财政拨付的公用经费完全可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5所高中大型设备购置,均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校,无论学生读的是哪所高中,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的教体局就是个‘保姆局’。”新郑市教体局负责人笑着说,他们一是帮着家长看好孩子,二是“哄”着校长干好工作。
说法
取消“择校费”对新郑教育影响不大
“公办教育就是一种‘普惠性’的教育。”该负责人介绍,既然是“普惠”,就是要尽可能地为老百姓考虑,“在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上无论怎么增大投入,都不算多。”目前,新郑市共有中小学226所,其中5所普通高中,仅拿2013年来看,新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亿元,其中有8亿元用在了教育投入上。
“‘择校费’的取消,对于我们这里影响不大。”该负责人说,在新郑,本地的学生读高中都已经是免费教育,择校生主要来自郑州市区和其他地区,人数很少,并不会对财政收入带来太明显的影响。另外,新郑各校没有负债,每年市财政又会拨付足够的经费,学校正常运转不会有啥影响。
[上一页] [1] [2]
《新郑实现12年免费教育 建校等一切经费财政全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861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