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1 09:02 我要投稿
河南新密,在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传承着深厚的中原文化,而《山海经》中“黄帝密山探玉”的故事,更是对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密玉抹下了浓重一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不断创新发展,勤劳智慧的新密人又将独具地方特色的密玉文化赋予了新的生机。
密玉文化 源远流长
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国安讲述,密玉历史悠久,在《穆天子传》、《汲冢周书》、《说蒿》中均有记载,1971年河南考古研究所在新密超化莪沟遗址中,发现8000年前伏羲时代的玉石小斧,1989年冬,考古专家在江西省新淦县大洋洲乡的大型商代墓葬中,发掘出了商代高古玉玦,属淡绿色密玉,此重要珍罕的文物又为密玉增添一份神秘色彩。2000年在新密古城寨遗址在考古中发现5000年前黄帝时代的玉钺兵器,新密还有40多处古代遗址中发现的商代玉琴拨、荷花玉、唐代披玉、挂玉和明清玉佛,所有这些,均为密玉雕琢而成,玲珑剔透,工艺精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密玉晶粒度小,组织致密,质地细腻,微透明,半油脂光泽,被藏玉名家们以豪放庄重,赤如丹砂、白如割脂、绿如翠玉、黑如墨光、黄如蒸栗、红如血竭、灰如淡礞来形容密玉玉色的纷然絢丽,因其中绿色翠透,1958年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河南翠”。六十年代初期,由中国13位顶级玉匠历时三年半雕琢而成的《勇攀高峰》大型密玉作品,伴随周恩来的“国宝”赞誉,更是把密玉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80年代以来,在新密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支持下,新密玉雕技师人才辈出,密玉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和传承发扬,郑州地区不断掀起的密玉收藏热,让“旧时君臣把玩物,落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近几年,在新密市专业玉雕学校的不断努力下,新密市政府开展的“新密市蓝领技术人才大比武”的推动下,使新密籍的玉雕艺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全国玉雕界闻名的“百花奖”、“天工奖”、“百花玉缘杯”、“中华龙奖”各种奖项评比中殊荣不断;同时,随着2014年密玉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推进了密玉文化产业发展。据统计,新密密玉从业人员接近3万人,密玉商家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俨然形成了新密的新经济增长点。
传承创新 产业升级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河南省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强力推动下,由郑州润广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密玉网”应运而生,密玉网的诞生,成为了新密特色密玉文化走向全国的强力推手。
2013年密玉网开始筹建,2014年初正式上线,同步上线密玉网微信公众平台,网站以弘扬密玉文化为宗旨,为全国广大玉石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在互联网上鉴赏、收藏、交流密玉的一站式平台,润广汇通过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迅速开辟了密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宣传阵地。网站的建设运营获得了广大密玉从业人员的顶力支持,新密市宝玉石协会会长李庚辰说,旧时密玉艺术品的交流都是靠照片传递信息,如今,全国玉友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尽赏密玉之美,密玉网真为新密玉雕界办了一件大好事。
据网站工作人员介绍,润广汇利用其丰富的商业、媒体资源和专业运营、服务团队,系统全方位的打造密玉网,密玉网以密玉为主要推介品,服务广大密玉从业人员,通过网站加强了对新密雕刻技师的宣传力度,提升了密玉艺术品推广力度,为河南地方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便利平台。通过网站1年多的运营,网站访问量达到5万余人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也颇显成效,增强了密玉在全国的影响力,对密玉走向全国做出了一份努力。
当前,新密部分密玉商家在密玉网的引领下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尝试通过网络销售密玉艺术品,密玉网的发展为新密地方特色文化在互联网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互联网新思维的推动下,密玉网将为新密地方特色文化的飞跃做出强大贡献。
《一站式玉石交流平台 密玉网推动新密特色文化发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mi/2290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