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9 09:10 我要投稿
近年来,我市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实现了所有村庄环卫保洁全覆盖、常态化。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来临,不少人开始规划外出旅游路线,广武镇军张村的张福岭也不例外。不过,他规划的旅游路线则是在家门口。
最近咱这村上变化太大了,(无论是哪)修的可得劲,回来咱也去(别)的村看看,这变化太大了。
张福岭所看到的变化,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和今年开展的“四城联创”工作。
近年来,我市在全面发动向“脏乱差”宣战的同时,结合今年开展的 “四城联创”、“清洁家园”行动,按照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集中力量清理整治陈年垃圾,对全市各村镇周围的沟渠、房前屋后及道路积存的垃圾堆、杂物等一一清理清运,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
在广武镇三官庙村,该村村主任王天仓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多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但部分卫生“死角”问题一直未能彻底根治。
自今年四城联创开展以来,我们村根据“平、净、 齐、绿、亮、美”六字标准,大力发动、引导群众向“脏乱差”宣战,对村居周围以及房前屋后的杂物进行了彻底清理,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使村里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我市共有13个乡镇、两个办事处,277个行政村, 2017年,全市24座压缩式中转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取缔了原有地坑站,转变了农村地坑站露天存放、摆臂车运输、沟边填埋的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建立起了流动密闭收集、压缩中转、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目前,全市农村压缩式中转站达到66座,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输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为了把村庄环境整治到位,保持整治效果,我市建立了定期考评长效机制,定期对各个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考察、评分,根据考评结果予以奖惩,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整改,指导达标为止。
我们广武镇在这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主要是落实了奖惩机制,防止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反弹现象,我们同时加强日常监督考核,通过表扬、批评和财政扣款等方式,加大了对各村环境卫生的后期管理,有限的推动了环境卫生的改善;也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向前发展。
我市还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用自己的双手美化家园,使广大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逐渐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村民从整治活动最初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很多村民开始自觉清理门前的垃圾,自觉将垃圾倒入街道新配置的垃圾箱中,形成了全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在借助城乡环卫一体化进行卫生清理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再进行绿化、美化,并进一步改善村规民约,提高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让群众成为维护村居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主体。
在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112个村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7亿元,整体项目已开工建设57个村,其中具备通水条件的有14个村,已完成基站主体建设的有24个村,正在进行基站建设的有9个村;其中全面管网铺设的有53个村,累计铺设管道约22万米,终端设备到位34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污水综合治理,使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严格按照 “五有”标准,查缺补漏,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农村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2018年年底前,顺利通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省级达标验收。
《【民生视点】 城乡环卫一体化 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78168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