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9 10:18 我要投稿
一、 慧可其人其事
慧可(486-593),姓姬,父亲名寂。据史书记载,慧可出生时,夜晚突现光明,遍照全室,其母有孕,后生一子,取名“姬光”。姬光十五岁时就能通读四书五经、博涉诗经、精通玄理。而立之年,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遂超然自得,剃度出家,跟随洛阳香山寺宝静禅师学道,取名神光。不惑之年,他只身来到嵩山少林寺,向达摩祖师学佛问道,他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始有“断臂求法”名垂千古之佳话。后来到河北邯郸大弘佛法,,当时曾拥有千人门下的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禅法为“魔语”,加害于他。北周574年又遇北魏武帝灭佛运动,慧可遂辗转南移,隐居安徽,留下了“涉过荆阳碧湖中,仰天摘月在绝峰。神光喜若盘圣地,断臂缘份此山行”的妙言,存下了“跃过三湖四泽中,一肩担月上九龙。龛得葫芦可禅定,榻依岩石司能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腹饥时饮露充。物与民胞共寒暑,调和风雨万邦同”这样的千古名诗。灭佛运动结束后,慧可又回到邺都继续传道。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慧可由于信众芸芸,遭到其他法师的嫉恨,受到非法迫害,处以酷刑,圆寂他乡,世寿一百零七岁。
慧可是禅宗思想的开拓者。自慧可之后,中国禅宗一脉之智慧之花便开遍中华大地,被后世芸芸众生所敬仰。佛学大师赵朴初称赞曰:“中国佛教其实是禅,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世界文化”。中国佛学院副教授理净认为:“无论是从慧可大师的事迹,还是从慧可大师的禅法思想,都可以清晰的看出今天中国禅宗的思想都含有慧可大师的禅法和思想。因进入唐代以后,中国禅宗开始走上了多头发展的道路。先后产生了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而临济宗在宋代又分成黄龙派和杨岐派。禅宗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今天禅宗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慧可大师所发挥的作用是无人能及,可以讲:慧可大师是中国禅宗第一人。
二、 慧可故里的几种说法
(一) 武汉说
日本学者石井光雄和胡适曾认为慧可故里在武汉。石井光雄是日本人,他说中国的武牢在武汉,我们一笑了之。另有一位文化大家胡适在“校注补遗《荷泽神会语录》时讲,在洛阳找不到武牢这个地方,又依慧可以北周灭法之后,南下长江北,便突发奇想,将慧可改为‘武汉人’。可见,认为“慧可故里在武汉”是荒诞之说。
(二) 洛阳说
《宗教词典》“慧可”条作“洛阳武牢(今河南洛阳东)人”。 古经籍僧传和近现代佛教文献记述很不统一,对禅宗史研究做出贡献的胡适先生,也未能考证清楚。近现代研究禅宗学者依慧可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出家,乃定他是洛阳武牢人;后来又发现他经常到洛阳东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与大名县一带)说法,于是又将“武牢”二字注解为洛阳东。可以得出,认为“慧可故里在洛阳”是主观臆断之说。
(三) 说
唐《续高僧传》记载:“释僧可,一名慧可,俗姓姬氏,虎牢人”。
日本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朝鲜发现的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祖堂集》,该书在中国久已佚失,凡二十卷。柳田圣山认为,该书对研究初期禅宗史则是仅次于敦煌文献的宝贵史料。其中记载:第二十九祖慧可禅师者,是武牢人也。姬氏父,初无其子,共室念言:“我个至善家,而无慧子。”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 《景德传灯录》,是禅宗的史记,家谱,记载绝对真确翔实,是研究中国禅宗史之根本资料。灯或传灯,意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其中记载:“慧可大师者,武牢人也,姓姬氏……”。
不仅《续高僧传·慧可传》慧可是“虎牢人”,《佛祖历代通载》亦然;《楞伽师资记》作“武牢人”,《历代法宝记》、《宝林传》、《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嘉泰普灯录》、《佛祖统纪》、《南岳单传记》、《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等亦然,《祖堂集》则作“武牢人”,实则与《楞伽师资记》所载相同。显然,道宣的《续高僧传》之后,除了《佛祖历代通载》外,几乎绝大多数的佛教史籍都说慧可是“武牢”人。
三、结论:慧可故里在荥阳,位于荥阳虎牢关
根据史书记载,“虎牢”与“武牢”二种称呼自南北朝开始就已在民间混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虎牢”改为“武牢”是为避南北朝时期后赵石虎的讳,也有认为是避唐李渊祖父李虎讳。汜水后又有“成皋”之称。当代厦门大学著名教授王荣国也明确指出,慧可出生地就在现在的河南荥阳。所以,史书中曾提到的慧可诞生地“虎牢”、“武牢”、“成皋”、“汜水”等等都是一个地方。
无可争辩,毋庸质疑:“慧可故里在荥阳,位于”。
《慧可故里在荥阳,位于荥阳虎牢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1169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