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商都郑州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郑州老人与爱同行17年 养育6名孤儿

[摘要]编者按: 11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墨尔本、珀斯和新西兰奥克兰等海外华语落地调频同步播出的《全景中国》栏目,播出新闻专题《两位老人与爱同行十七年,六名孤儿与善结缘有了家》,诠释了主人翁王宽和...

编者按:11月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墨尔本、珀斯和新西兰奥克兰等海外华语落地调频同步播出的《全景中国》栏目,播出新闻专题《两位老人与爱同行十七年,六名孤儿与善结缘有了家》,诠释了主人翁王宽和妻子用17年心血养大6名孤儿的故事,弘扬爱心善举,传播正能量。本报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郑州是一座大爱之城。这里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很多感人的爱心故事:有“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倾城献爱,有“老年雷锋团”的天天助人,更有百岁大医胡佩兰的济世仁心、陇海大院的邻里如亲。而今天的节目我们认识一个大家庭,主人翁叫王宽,他和他的老伴王淑荣,还有他们用17年心血养大了的孤儿们,组成了爱心家庭“王宽家”, 向世间传播让人钦敬的爱心能量。

今年73岁的王宽,老家在河南淮阳,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4岁时,他便进入西藏豫剧团,开始挣钱贴补家用。之后, 与师妹王淑荣喜结连理。1982年,夫妻俩转业到郑州市豫剧团,业务能手王宽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业务团长。1998年冬,夫妻俩回淮阳老家,开始了他们17年衔虫育雏的艰难历程。

“我在西藏工作没有调回来以前,工作繁忙休假困难,路途遥远,父母常年有病,都是父老乡亲、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在帮忙,我牢记心头。遇到这些孤儿们,这个感情马上都涌到一块儿了,我相继见到他们几个,哎呀,衣不遮体,生活、上学都非常困难,当时见到你哭,那种好像求助的眼神,我见到他们我都落了几次泪,我给我爱人说,这几个孩子咱可一定要帮。”王宽说。

1998年冬,夫妻俩在淮阳老家遇到8岁的袁钱良。父亲早逝、母亲远嫁的袁钱良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全靠乡亲救济。王淑荣当即掏出200元递给孩子爷爷,可就在这时,光着脚丫、蓬头垢面的袁钱良跑来“扑通”跪下,称想学唱戏。

袁钱良说:“在我八个月的时候,我父亲得白血病去世了,1岁多的时候,我妈改嫁了,我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有病,家里边特别困难,不是一般的困难,没啥吃的了,都是借着吃了,他们感觉没法养活我了,就找到了王爷爷王奶奶。”

1999年,村里有6个孩子相继成了孤儿,听到这一消息后,王宽夫妻俩当即决定将孩子全部接到郑州,很快,他们在大石桥的三室旧居就成了10口人的大家庭。

王宽爱人王淑荣说:“这几个孩子,文胜、汪雯、汪欣,他们的爸爸妈妈去世了,家里没有人照顾他们,考虑到他们学习各方面都非常困难,我们两个就商量着把他们接到郑州。孩子们来了以后,面临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宽我们两个就分配,他主外我主内,我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他在外面挣钱。每天孩子们的三顿饭啊,另外给孩子们授课啊、教戏啊这些都是我,他就只管在外面给我们挣钱。”

王宽和王淑荣退休后,每个人每月只有3000元的退休金,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年过花甲的王宽将目光瞄准街头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然而他的“卖唱”之路并不顺利,虽然他是名家,但也受到冷落,有时一晚上连登台的机会都没有。而有时为了挣60元钱,已经睡下的他也会立即骑车赶去茶楼。

“我就唱茶座,一天两天,时间长了老坐冷板凳,那种压抑心情,确确实实是我当时的思想压力,情绪很不好。”王宽说,他为这掉过泪,爱人也哭过,后来一晚上跑七八个茶楼亮相,带着传呼机,看哪个茶楼里边有戏就赶紧去唱,慢慢从点不到戏到点到戏,有时候收入还比较可观,这样子才慢慢地好起来。

王宽的亲外孙叫王海龙,今年26岁。3岁刚刚学步时,姥姥王淑荣就发现,外孙跌倒时总是额头着地,脸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带他到医院一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也就是俗称的“渐冻人”。王海龙说:“当时姥姥姥爷感觉我非常可怜,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从3岁一直到现在,我行动不便,姥姥背上背下,是姥姥姥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后来,父母离异的王海龙被姥姥姥爷接到了家亲自照看,9岁开始轮椅生涯,20岁时他双手肌肉萎缩,甚至吃饭也需要靠别人喂。可他似乎并不受病情的影响,每天都乐观地生活。生于戏剧世家的王海龙一直有一个唱歌的梦想,并一直在酒吧驻唱。并且王海龙曾和杨钰莹、林俊杰同台演出,歌声受到过高晓松的肯定。去年6月,王海龙登上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他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

17年栉风沐雨,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老大汪海波当了司机,老二汪文胜、老三袁钱良做了教练,老五汪雯在幼儿园做老师,刚刚订婚,老六汪欣今年刚大学毕业,现在某文化传播公司任职。

汪欣说:“就像爷爷奶奶说的,他们不图我们报答他什么,他们只希望我们长大以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做一个坏人,要做一个好人,我们自己心里明白,我们现在的感觉真的就像一家人,我以后会经常陪着他们,尽量做一个孝顺的孙女,会经常来看看他们,也希望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

两位老人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技艺,更是怎么样做人。夫妇俩的施善之心让素不相识的孩子成了一家人,17年的相互依靠让这个家成为他们心里最重要的地方。

汪文胜说:“爷爷奶奶用爱心把我们养这么大,我们一定要传承这种精神,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话肯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虽然爷爷奶奶老是说不求我们回报他们,但是这么多年了,他把我们都当作亲孙子、亲孙女一样养着,我们肯定不会忘恩负义,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

已经73岁的王宽老人,虽然经历过三次心脏搭桥手术,再也不用去“卖唱”。不过,街头义演、去老年公寓的演出却还在继续: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救助“西瓜哥”的现场总能看到他们一家子的身影。

王宽说:“现在孩子都大了,思维都成熟了,表现都很好,我很满意,孩子们没有一个学坏的,都很懂事,啥叫情啥叫理啥叫爱啥叫恨,他们很分明的,这几年我经常带他们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公益演出,孩子们也很积极很真诚地去干这桩事,我感到我们的爱能传递下去,我也希望能传递下去。”

人生好比一场戏,生旦净末丑都在演自己。王宽、王淑荣夫妇的这场戏要演一辈子,而且这场戏比任何一场都演得投入和精彩。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郑州老人与爱同行17年 养育6名孤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2708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