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路街道全面贯彻落实
中原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精神,以“空气更优、环境更好、协调发展”为原则,紧扣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不放松、不降低,狠抓关键举措,努力打造天蓝气净的人居生态环境。
一、强化宣传
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场LED大屏、印发宣传材料、环保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以新修订《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重点,深入宣传全省大气污染防治
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全面普及大气环境保护知识,凝聚各方共识,切实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力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
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企业、施工项目、公众居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践行“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
二、抓好安排部署,落实责任分工。秦岭路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及时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健全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秦岭路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街道、社区(村)、网格三级监管体系,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社区(村)、相关科室、网格长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街道通过纪检监察室、党政办、城管科、
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网格办等对各社区(村)、网格人员、科室分包人员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督导督查,确保“任务到位、监管到位、责任到位”,全面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突出重点防控,加大整治力度。秦岭路街道把辖区施工工地和建筑工地作为防控重点,针对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动态性、反弹性特点,街道分包领导和网格人员对分包工地加大巡查力度、加密巡查次数,高标准治理工地扬尘污染。街道按照“7个100%”和精品工地建筑标准开展治理工作,全方位要求各施工工地推行高空喷淋、黄土绿化、空地硬化等工地扬尘治理硬性标准,安排专人全天值守、督查。按照不达标准决不开工的要求,使施工方清醒地意识到,工地治理不是势在必行而是不达标坚决不行的刚性规定。经过不懈努力,辖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截至目前,街道已向辖区各工地下达涉及黄土裸露、湿法作业、地面硬化、物料堆放、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整改单200余份。工作中因地施策,精准发力。一是典型带动。对条件成熟的后牛庄工地安装了PM10设备和监控设备并联网,在严守“七个100%”的标准之外,在全市率先安装了施工塔吊高空喷淋系统,并在施工工地实现了护坡全绿化,得到了省、市和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二是专项治理。对不放心的六厂前街安置房施工工地,安排专人每日到现场值班,确保工地随时有人监管,现场无黄土裸露,建筑材料堆放整齐,PM10设备正常运行。三是重点治理。对防治不力的棉纺路热力工程项目、地铁五号线工地、
桐柏辅路工地、新力电力破路现场等辖区内各难点工地,坚持每天联合派出所、交警、城管、社区(村)等单位参加,整合监管力量,集中人力物力,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施工工地每日及时清理垃圾,黄土裸露全覆盖,工地及时清洗,地面干净整洁,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防治。
《[秦办]精准发力严防施工工地大气污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zhongyuan/58604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