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13:47 我要投稿
人物档案:贺杰,副主任医师,中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第二届“感动中牟”十大人物候选人。
出身医学世家,军营铸就从医梦
贺杰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母亲都是外科医生。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亲刻苦钻研时的用心和救治患者时的忙碌。在生活上父亲给予不了贺杰太多,但身上那种仁心济世的品质时刻影响着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从小对医学的耳濡目染让贺杰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济世行医这条路。
后来,参军入伍的贺杰,在部队里当上了卫生员,一下子圆了两个梦想。这段军旅生涯使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淬炼了性格,锻炼了不服输的劲头。
复员后,凭着一股韧劲,贺杰参加了自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他走进医院的第一天,就暗自发誓,要秉持着“用心去看病、用心钻研学科知识、用心衡量职业道德”的“三用心”原则,努力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肩负发展重任,技术创新再提升
2013年8月22日,中牟县人民医院率先成立了首家胸外科。肩负着全县胸外科发展的重任与全院职工的期望,贺杰接过了这项沉甸甸的任务。他心里明白,只有先进的诊疗水平和过硬的手术技能才能实现技术突破,只有心怀慈悲之心才能收获患者和群众的信任。
作为中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带头人,贺杰把学科技术发展及诊疗技术水平提升看做首要任务,在学习中钻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强化业务水平,不断的更新与提高。多年来,在他的倡议下,医院大力提倡并着力推进临床腹腔镜应用技术。经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先后成功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开窗引流术、小儿胆石症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其中“腔镜微创治疗”手术技艺走在我省前列。
在实践的基础上,贺杰又带领团队屡屡攻克难关,应用“腔镜微创技术加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两镜联合)”,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申报批准了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项目,且得到推广及应用。目前,中牟县人民医院每年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超过200例,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负担,缩短病程的同时,更是开创了该县腹腔镜技术的新局面。
创设优势特色,精益求精得突破
为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肿瘤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疗,贺杰为每位肿瘤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全院乃至全县肿瘤治疗的特色、优势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所谓用之所需,医之有道,随着甲状腺疾病患者数量的逐渐增多,贺杰对自己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对疑难重症疾病的治疗更加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探索,特别是在“精细化后背膜操作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已先后申请河南省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5年及2016年,贺杰先后两次带领团队成功救治脾脏破裂患者。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贺杰不断强化重大课题、重要技术、先进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在2016年成功独立开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成功申报2015年县级科研项目,并填补了郑州市的技术空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仁医仁心仁爱,高尚医德传四方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要求自己拥有过硬技能的同时,更要有仁心仁爱。贺杰很幸运,他有一名敬业、慈祥、善良的父亲,让他自幼接受熏陶、教诲,在懂得“救死扶伤”的同时,也懂得了在“医者仁心”的理念下行医、做人的道理。
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贺杰就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救助了一名患有“胰十二指肠癌”的贫困患者。二十几年过去了,他和这名患者已经成为朋友,经常会抽空到其家里看望,患者也会经常来找他谈心交流。
县级医院收住的农村病人多,工作的这些年,贺杰先后为200多名家境困难的病人代交院费10000多元,为灾区贫困儿童捐款近30000元。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每周为贫困户、五保户义务诊治,还耐心地为他们讲解防病知识。
2015年的一个夜晚,一辆载满乘客的汽车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当贺杰奔赴急诊科的时候,看到多名伤者满身血迹,表情痛苦不堪。其中,一名面色紫绀的伤者在贺杰赶到的瞬间就停止了呼吸,嘴边涌出腥臭的呕吐物。贺杰立刻为伤者进行心脏按压,做人工呼吸,硬生生把伤者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
事后,伤者家人跪倒在贺杰面前,久久不愿起身。那一刻,贺杰明白,他挽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家庭,他身上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更寄托着对生命的希望!
贺杰的文件柜里,有这样一幅画像:面带微笑、头顶碎发,嘴角的那颗痣却格外明显。贺杰介绍,“画像出自一个5岁小姑娘的手,当时因为一点小病患来就医,我为她做了诊疗并告诉她父母注意事项。后来他们在别处再次诊治,但由于父母的疏忽,反而使病情加重。转回来后,经过一段治疗,终于恢复健康。出院的时候,小姑娘根据她的观察为我画了这幅画像,我很感动,所以一直保存着。”
还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带着年迈的父亲来咨询转院事宜。待老人坐定后,贺杰习惯性的把座椅向老人跟前挪了挪,倾着身子询问老人的病情。这时他的儿子突然决定不转院了,他说,“贺大夫,我们不转了,我信任你,请你放心治疗吧。”后来,据这位年轻人透露,就是贺杰的这一个动作,让他感到温暖,认定贺大夫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有的大夫总是让病人往他身边挪,而不管年龄大小、是否行动方便,通过贺大夫的举动,我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对患者的贴心、细心和责任,点滴之间,牵动的是医生患者之间互相的理解与信任!”
在一次早查房结束后的晨会上,贺杰对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说,不管任何情况,对待病人要关心,给病人以信任和温暖。这番话恰巧让门外一名患者家属听到了,后来她告诉贺杰,就是因为这句话,她心里对医院充满了信任,放心的安排患食管癌的父亲在此住院治疗,其父直到出院后还一直和贺杰保持着联系。
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攀高峰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贺杰身为科室负责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他始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大家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要有爱心和责任心。从“一抹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到一把用心的搀扶”做起,用实际行动赢得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生命的敬重、执着和关爱。
胸外科护士长王艺深有感触的说,“贺主任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的精神,给我们护理团队带来很大的影响,他经常给我们说对患者要有耐心、细心和贴心,他对患者态度和蔼,考虑周到,在业务上好学、钻研,都深深的鼓舞着我们。”
节日里,亲人们欢聚一堂,但总是会少了贺杰的身影,不是迟到了,就是早退了。孩子的课桌前也常常缺乏贺杰的教育和陪伴,更不用说年迈的父母和贤良的妻子,贺杰的亏欠换来的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贺杰的时间大多留在了医院里,陪伴最多的是他的病人。最长的一次,他四天四夜没有回家,手术一台接一台,他已无暇顾及到自己的小家。有一年的一天晚上,科里收治了一名疑似肠梗阻的病人,在做检查的间隙,贺杰做了一例小手术,刚出手术室,护士告诉他病人休克了。贺杰急忙安排手术,最终确诊为非常罕见的“十二指肠壁内血管破裂”,这台手术从晚上23时一直到次日早上7时,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贺杰以自己的执着拼搏成为了全县外科学科带头人、做到了“尚德、仁爱、严谨、创新”,为全县医疗的健康、协调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至今,贺杰已在医院走过了二十九个年头,他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赢得了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医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贺杰从不后悔自己的抉择,他热爱着医疗事业,挚爱着毕生的追求。2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满怀激情。皱纹爬上了额头,颈椎也落下了毛病,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信念促使他永不懈怠,贺杰把自己比喻为一名钢铁战士,正驾驶着马力十足的战车,奔驰在辽阔的疆域上,他想大声的呐喊:我,还正年轻!
《中牟名医贺杰:杏林一生永创新 大医精诚为百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zhongmou/51622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