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5 10:59 我要投稿
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对发展乡村经济,拓展农民创收渠道,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郑市紧贴旅游消费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努力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近日,记者走进新郑,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项目,真实地体验到,在这绿水青山之间,以踏青观光、赏花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是如何释放出强大经济力量的。
回归自然 美丽环境带活生态经济
一串串如同玛瑙般的樱桃挂在枝头,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透亮,让人垂涎欲滴……“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来到该市龙湖镇泰山村樱桃园,采摘区品尝香甜的樱桃,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坐落在郑州西南15公里处的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是“国家级魅力乡村”,被人们称为世外桃源。
一迈进泰山村巍峨雄壮的牌楼,一幅美景画卷铺展面前!只见一条条宽广整洁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山间层林涌翠鸟鸣啾啾,绿树丛花下一栋栋民居小楼清新秀丽,一派“村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景象。
泰山村辖9个自然村,1800余口人,4000多亩土地,过去由于土地贫瘠再加上极度缺水,一直是个贫困村。2007年,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结合村里实际情况,经过科学论证,确立了“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工业兴村”的发展思路,将泰山村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美丽山村。
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魅力村庄。泰山村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目前,栽种各种杂果林木100多万株,村庄绿化面积达90%以上,打造千亩果园,种植有樱桃、杏、桃等20多个品种,吸引郑州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采摘。每年“五一”期间举办“樱桃文化节”,带动村民樱桃种植积极性,已发展种植面积2800亩,此一项年产值近2000万元。
沧桑巨变,泰山村从2007年欠债18万元到如今村资产1亿元以上,上演了荒山沟壑变魅力乡村的传奇。泰山村以一个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崭新形象,成为镶嵌在郑州西南隅的一颗璀璨明珠。
农旅结合 农业功能拓展升级
徜徉翠谷农业公园,采摘新鲜蔬菜、体验农耕文化、品尝有机餐饮……近日,记者一行奔赴翠谷农业公园。这里古朴、自然的农家风情和地道的农家饭,陶醉了久居都市的游客。
现在是采摘草莓的大好时节,亲自采摘,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呼吸一下农村的新鲜空气,实在是惬意。翠谷农业公园从外地引进种植有红颜、章姬、紫金香郁等优质草莓品种,采取大棚遮雨种植,种植过程严格按“有机食品”培植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全程使用有机肥料,不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或化学药剂,保证天然、绿色、健康无污染,确保了草莓的健康营养与无污染。
通过有机种植与采摘相结合的方式,河南翠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不仅将产品销往周边城市,还提供游客四季采摘,让这里成为“城里人”体验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翠谷农业公园距离郑州不足一小时的车程,是一家集生态养殖、瓜果采摘、生态体验、餐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目前,园区主要种植有葡萄、草莓、樱桃等优良品种鲜食水果和几十种时令有机蔬菜、杂粮。其中葡萄采摘区360亩,草莓大棚采摘区50亩,樱桃采摘区100亩,苗圃花卉800亩,林下养殖的家禽超过5万只。
据翠谷农业公园董事长陈彦峰介绍,翠谷农业公园设有五馆、六廊、十三区,共24个景点。“五馆”包括农业高科技成果展览馆、农产品博览馆、葡萄酿酒馆、农耕文化博览馆、企业文化展示馆。“六廊”包括植物文化廊、新郑文化廊、葡萄文化廊、垂钓文化廊、农耕文化廊、民俗文化廊;“十三区”包括蔬菜瓜果展示区、葡萄采摘区、樱桃采摘区、草莓采摘区、盆景蔬菜区、亲子游玩区等。
在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的同时,河南翠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积极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吸纳300多名村民前来打工,探索出了一条企业与农民“双赢”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三产联动 带动发展惠及百姓
红枣新鲜又甜蜜,枣园风光无限美丽。九月是红枣飘香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中华枣乡风情游暨好想你红枣文化节都要举办。活动持续到十一黄金周,让所有的参与者真正体验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尽情享受如诗如画的枣园风光,深入了解悠久的红枣文化,收获快乐健康,圆梦新郑枣乡。
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到红枣工业园、科技示范园、中华枣文化博物馆、万佛苑、木本生态园、红枣产业综合园等一饱眼福,还可以到采摘园区、红枣养生苑享受农家美味,尽享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乐趣。不仅可以漫步在“大肚”古枣树下,欣赏不同品种的枣儿——“胎里红”、“辣椒枣”、“茶壶枣”、“鸡心枣”、“灰枣”等;还可以通过枣树认购、土地认租活动,在开心农场里体验农家乐趣。别具特色的民族婚礼秀,体验不同民族的婚礼习俗。好想你特色红枣养生宴,让味蕾high不停。
好想你红枣综合产业园位于新郑市薛店镇西北部,东至解放北路,西至中华北路,南至S102,北至孟庄镇地界,总体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核心区6平方公里,规划有红枣加工工业园、现代农业园和新型社区三个组团,是河南省重点项目、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郑州市“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
红枣加工工业园投资11.5亿元,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现代化红枣生产车间、总部大楼、国家级红枣检测及研发中心、专家公寓、红枣大学培训中心、枣文化博物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及配套设施。目前,已开建3栋生产车间约15万平方米,部分设备已进场组装,办公楼、公寓楼、餐厅等设施同步推进。
现代农业园投资12亿元,坚持古枣树保护、大枣种植园和三产服务业相结合,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建休闲养生、观光旅游服务区,形成集温棚红枣、有机蔬菜、休闲度假、养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目前,园区旅游道路已修建5000余米,7座生态木屋基本建成,枣树大棚、温室大棚已安装80%。
新型社区投资12.16亿元,总建筑面积47.08万平方米,主要安置王张、贾庄、龙占洼、花庄、庙东陈和西场李等6个村7840人。新社区按照“六通十一有两集中”建设标准,配套小学、幼儿园、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配建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可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园区建成投产后,预计年生产枣制品30万吨,年储存交易红枣及其他农副产品50万吨,年总产值达100亿元,利税超10亿元,带动近万名农民直接转化为产业工人,实现了现代农业和二产、三产有机融合。(新郑新闻 孙瑞)
《新郑:乡村旅游成农村经济增长新增长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40124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