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31 10:53 我要投稿
回眸2015,展望2016,细数十二五,规划十三五……1月26日,在新郑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长刘建武代表市政府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新郑人再次感受到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各项成果带来的幸福感,并对今年及以后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
回眸十二五 数字看成就
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
抓产业促转型 克难攻坚稳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增长1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亿元,增长28.4%,镇域经济加速发展,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达到8个,龙湖镇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全年拨付“三农”资金6.3亿元,增长37%。畜禽养殖总量达3500万头(只),连续两年被国家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00亩、绿色有机食品35个,新增流转土地8600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91家,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284.7亿元,增长9.8%。华南城入驻商户1.2万多家、营业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全年接待游客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全年竣工商品房201.3万平方米,交易额187.6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3.3%。
城乡面貌实现新改观
抓统筹促融合 标本兼治优环境
学院西路、万福路等6条道路及中兴路黄水河桥建成通车,打通繁荣街东延等4条断头路,3个城区公共停车场投入使用,改造背街小巷30条,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县(市)。建成安置房9110套12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3240户1.1万多人。新建改造城乡电网225公里、城乡道路25条159公里,全市新型城镇化率达62%。建成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1个。新增造林1.9万亩、城市绿地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8%。新建提升郑尧高速、S323等4条道路及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廊道65公里676万平方米。拆除改造燃煤锅炉159台,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达212天。
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
抓改革促创新 千方百计破瓶颈
梳理权责清单8301项,削减行政审批事项48项,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20项、民生服务不必要证明18项。实现国有土地网上招拍挂,受理业务672宗,成交金额151亿元,为财政增收节支62亿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新申请专利720件,转化科技成果12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增长22.6%。新签约台湾高效农业示范园、郑州星灏电子产业园等项目35个,签约金额753亿元,到位资金146亿元,增长17.7%。外贸出口6500万美元,被评为郑州市对外开放、商贸物流和市场外迁工作先进单位。新港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被评为郑州市两强产业集聚区。孟庄镇农民创业园实践经验得到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
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抓稳定促和谐 多措并举惠民生
全年投入民生资金49.4亿元,增长22.2%,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积极帮扶群众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18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70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15万元。建成29个村级幸福站、社区托老站。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520元、290元。大力推进安居工程,配备居民小区充电棚534座,新开建保障性住房7111套、基本建成3438套,为298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86万元。强化教育投入,新修、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高考成绩连续24年位居郑州县(市)首位,荣获全省教育系统五好关工委荣誉称号。680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具茨山柿树行行政村、大槐树行政村整村扶贫搬迁。
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抓法治促文明 坚定不移提效能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2件、政协委员提案190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年审计核减资金1.4亿元。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24个政府组成部门预决算信息全部公开,政府网站连续5年荣获中国政务网领先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关键词 解读2016主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一:特色乡镇
加快新村镇区闲置企业“退二进三”,高标准实施双猫广场周边开发;启动城关乡G107改线段建设,快速推进老工业园区改造,着力打造市民休闲商住西花园和故里配套服务区;拓宽改造中华南路,加快梨河镇向主城区融合;发挥新港产业集聚区、中原食品工业园区产业优势,加速和庄镇、薛店镇产城融合步伐,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强镇;加快北部乡镇联动发展,以龙湖新城为中心,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高端制造、旅游休闲产业为带动,高标准推进孟庄、郭店镇域开发,做好机场后勤保障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空港旅游休闲小镇和新型制造业重镇;重点发展西南乡镇,打造西部景观大道;以辛店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统筹城关乡西部及辛店镇、观音寺镇、具茨山等区域发展,启动中原绿色建筑产业园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新市镇。
关键词二:农民市民化
全面实行城乡户籍一元管理模式和居住证制度,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实现城乡居民户籍管理一元化;打通城乡之间养老、低保、住房等制度通道,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统一城乡低保、优抚和社会救助标准,推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投入,建设覆盖城乡的市、新市镇、新型社区(特色保留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新型社区房屋产权证办理,出台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着力提升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实现房屋产权同质化;大力实施“双免”工程,拓宽就业扶持政策覆盖面,建设完善一批乡镇农民创业园,实现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同等化。
关键词三:产业优化升级
做强新型工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工业企业优化升级规划和龙头企业促进计划,着力培育食品加工千亿级、生物医药百亿级产业集群。
做优现代服务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科学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服务业新兴业态,推动服务业提速增效。
做精现代农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以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粮田优种示范区和红枣综合产业园区三大载体,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
加快集聚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的重要载体,按照“四集一转”要求,优先配置资金、土地、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加快构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农民创业园互为补充、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
关键词四:创业创新
筑强创业创新载体,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按照“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模式,通过高校建、企业建、政府主导农民建、政府主导政府建、社会资本主导建等方式,加快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等8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和UFO众创空间建设,新入驻各类创业团队150家、孵化项目100个。坚持一乡一品、因地制宜,认真落实创业创新指导意见和创业园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农村电商发展,着力打造农民特色创业园品牌。完善创业创新资金帮扶机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灵活使用企业发展基金,全力帮助“双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多形式举办全民创业创新大赛、论坛等活动,营造创业创新浓厚氛围。
“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战略举措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抢抓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为统揽,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着力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中原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名城,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总体目标:继续巩固和保持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力争提前三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较2010年指标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初步实现现代化,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初步建成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
基本原则:围绕六个“突出”,抓好六个“发展”。即:突出“双融入”,坚持借势发展;突出动力转换,崇尚创新发展;突出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突出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发展;突出“双承接”,厚植开放发展;突出民生为本,推进共享发展。
战略举措:瞄准四大定位,打造“五个新郑”。四大战略定位即:建设现代田园临空经济强市、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中原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黄帝故里历史文化名城。“五个新郑”建设即:努力打造实力新郑、魅力新郑、美丽新郑、活力新郑、幸福新郑。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瞄准四大定位 打造“五个新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3655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