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新郑市新闻 >

一湖秋色映故里——我市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水系

[摘要]登高俯瞰,黄水河、双洎河相拥环城,默默滋养着千年古城。清水润泽、云树绕岸,为黄帝故里新郑着上一层碧绿的底色。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新郑市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全域水系和循环水系理念,把水源开辟、污...

    登高俯瞰,黄水河、双洎河相拥环城,默默滋养着千年古城。清水润泽、云树绕岸,为黄帝故里新郑着上一层碧绿的底色。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新郑市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全域水系和循环水系理念,把水源开辟、污染治理、提高防洪能力、重点水域景观建设作为生态水系建设重点,突出抓好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治理恢复,更要提升品质。近年来,新郑斥巨资打造生态水系,紧紧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水经济、水生态、水景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相互融合的规划理念,将新郑河湖建设成为“水丰、水清、水活、水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满足市民对生态的新要求。

    新郑在黄水河城区段先后实施了河道治理、游园建设等10项工程,总投资13亿元,治理河道15公里。目前,黄水河城区段已全部治理到位,基本建成湿地文化园、轩辕湖公园、黄水河公园等三大滨水游园,打造了贯穿城市中心的湿地系统,水利工程实现了从“硬工程”到“软自然”的转变。

    秋日的阳光洒在轩辕湖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涟漪。亭台楼榭、绿树掩映,漫步其中既能欣赏到小桥流水的古典韵味,又能感受到现代化的园林艺术,人们在大自然和城市中转换穿梭。

    而在梨河镇高班庄村双洎河段,河畔绿树依依,波光潋滟的河面上,成群的白鹭嬉戏,宛如一幅美丽的立体画卷,人们已经享受到这样的怡人美景,百姓为环绕城市的和谐生态而骄傲。

    如今,这份“底色”越变越浓。近两年来,新郑市通过科学规划、重金投入、持续建设,已综合治理河道30多公里,治理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该市全力打造了黄水河、双洎河、七里河、暖泉河等四条生态水系,打造轩辕湖湿地文化园、轩辕湖公园、黄水河公园、暖泉河公园等四个滨水游园,逐步构建了以黄水河为骨架,双洎河、七里河为两翼,暖泉河、莲河为辅助的“一轴、两带、四片区”的城市生态水系布局。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滨河生态水系,涵盖了市民公园区、城市休闲区、生态湿地区、生活漫步区、滨水运动区等5大功能区,满足了市民集会、休闲、娱乐等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使绿水环绕、秀水养城、临水而居、与水为伴的美好愿景逐渐成为现实,新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渐变为城在水中、水城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和谐、幸福之城。

    对于城市经济来说,水之所在,便是金之所在。在改善生态环境之时,对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大的商业品牌亦有绝佳的催化作用。而生态水系的建设,对调整与优化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也起到了显著的影响。新郑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水系建设是城市发展高端服务业的一个契机,是城市工业文明向第三产业文明进化的催化剂。

    一个个湿地公园环绕城市,一淙淙清水环绕身畔,昭示着新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前景。湿地环城,人水共生,新郑正书写一城清水的生态新乐章。


《一湖秋色映故里——我市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水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25636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