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28 12:55 我要投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重点项目建设
助推新郑打造经济“升级版”
重点项目建设
助推新郑打造经济“升级版”
本报记者 刘 冬
今年上半年,新郑市项目建设高潮迭起。3月,以项目云集的新港产业集聚区为首的“项目大会战”率先发力后,新郑又“一口气”安排的共计255个重点项目也陆续跟上。一大批重点项目密集发力,加快了新郑市打造经济“升级版”、冲刺发展“新标杆”的步伐。
据了解,255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000亿元。轩辕湖生态景观工程、白居易故里文化园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共93个,总投资147.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76亿元;华辕煤业原煤生产、光明乳业迁建等工业项目38个,总投资21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5.8亿元;郑州华南城建设、华商汇大型现代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一期建设等三产服务业和房地产项目66个,总投资1050.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61.9亿元;新郑新区第二社区、潮河新城社区鸡王组团等新型社区项目34个,总投资32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12.2亿元;生态廊道建设、始祖山森林公园造林、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等农业项目24个,总投资45.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4.4亿元。
255个项目建设的背后,是盯得紧、抓得牢、批得快、落得实。
前不久,新郑市如期召开华南城项目推进协调会。该市主要领导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让企业负责人与职能部门、乡镇负责人面对面直接交流,对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华南城项目负责人在谈到新郑市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时说:“我都记不清新郑市领导来我们工地看过多少次,开过多少次的现场推进会了,每次都对我们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现场答复,当场拿出解决方案。”
从破土动工至今,郑州华南城项目实际开工面积达330余万平方米,其中1号交易广场已逐步投入使用,4、6、7、9号交易广场A、B区已竣工,其相关商业及住宅配套设施正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各项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已有22000余家商户进行了实名资质认证。
快速推进的华南城项目只是新郑项目建设的缩影,该市其他项目则以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例会为平台,推进落实。新郑市主要领导每周例行“坐镇”,全市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一一“过堂”,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一“会诊”,并指定市政府督查室根据会议决策事项建立督促协调机制,对重大项目问题解决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查,推动问题的解决和项目的建设。
雷厉风行地梳理与推进重点项目,让相关局委和乡镇备感压力,同时,也激发大家干实事的潜能。正如一位部门负责人所言:“在一切围绕项目建成投产的前提下,摆‘花架子’,想混日子的干部在这里没有市场。”
如今每周重点项目周例会,把项目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一一暴露。无遮掩地被“盘点”、被“检验”,让广大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不是闹着玩儿”,在近乎苛刻的提问与“答辩”中,一项项大事、难事、实事得到落实。
与此同时,新郑市各部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拿自己“开刀”,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专项整治活动,采取多项措施,清理收费项目、审批事项,全面简化行政服务流程,并重点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不作为、乱作为”的不良现象,提升机关作风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新郑市纵深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将各园区与所在主要乡镇领导班子套合改革,领导干部交叉任职。“这样更容易从思想、人员到工作机制实现全面套合、无缝衔接,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服务体制,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新郑市相关负责人解释。
“服务就是环境”。该市要求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并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项目联审联批例会制度、企业监测点制度、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分包联系制度等,优化服务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助推新郑打造经济“升级版”-郑州日报数字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zheng/10644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