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30 09:01 我要投稿
一台照相机帮我们定格美好瞬间,一张合影记录家庭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2017年伊始,荥阳慈善总会联合荥阳市广播电视台策划并实施“幸福时刻 慈善帮拍”公益摄影项目。
幸福帮拍,定格美丽。彰显温情,记录美好,用慈善的力量温暖每一个人。
慈善暖拍︱微心愿:孤儿“姐妹花”的钢琴梦
慈善暖拍
【导读】
一台爱心人士捐赠的钢琴;
一对孤儿“姐妹花”;
一个牵线搭桥的爱心平台—荥阳慈善总会;
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四月里,
爱心人士了却了心愿,更圆了“姐妹花”的钢琴梦;爱心与缘分交织......
请跟随小编的镜头,一起感受这“圆梦之旅”的爱心故事~~
为孤儿“小姐妹”筑梦
这个故事还得从几天前荥阳慈善总会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
那天,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接到一位爱心人士的电话,他表示想要捐赠一台钢琴,希望慈善总会能够帮助他找到一个受益人。
接受钢琴捐赠,荥阳慈善总会是第一次遇到这个事情。根据捐赠人的意愿,荥阳慈善总会向领导请示汇报,经过研究,慈善总会向捐赠人介绍了几种方案:一是可以捐赠给一所山区小学;二是可以捐赠给困境儿童,爱心人士经过考虑,希望将钢琴捐赠给喜欢音乐的困境儿童。
▲小郑在甄选符合条件的儿童,并电话与监护人沟通
确定爱心人士的意愿后,慈善总会负责困境儿童工作的小郑开始电话联系符合捐赠意愿的困境儿童。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小郑需要在前期排查出来的几百名困境儿童里初步甄选合适的孩子,由于前期已经挨家走访过这几百名困境儿童,孩子的情况小郑基本上都能掌握,确定了几名受助对象。
随后,经过数次与爱心人士沟通,最终确定受益人为贾峪镇南王村的一对孤儿“小姐妹”——12岁的小晴和8岁的小靖。
走进孤儿“姐妹花”的家
▲12岁的小晴和8岁的小靖是一对姐妹,目前在慈善总会的帮扶范围内,她俩上边还有一个20岁的姐姐,已经工作,在一个村里的幼儿园当一名幼教。她们的家在贾峪镇南王村,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们圆梦,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在钢琴送达的前一天下午再次来到小姐妹的家里,帮他们看看钢琴放置的地方,再看看有其他需要帮忙的事情没有。
▲到达小姐妹的家里,她们的爷爷正等着我们的到来。72岁的张老汉跟工作人员不是第一次见面,每年的孤儿巡访都会去家里看望孩子,与工作人员唠唠家长里短,工作人员也会耐心的与老人沟通,并记下家里的各种需求。
▲张老汉并没有和两姐妹住在一个院子,他手指的是他居住的老房子,离两姐妹的家有几百米。张老汉说,他有两个儿子,结婚时都已经盖了房子单过,这俩闺女是老二家的,他的老伴儿也已经去世,三个女孩子在家里,我一个老头在生活上照顾着不方便,也因此没有住在一起。孩子们平时都在学校吃住,周末和假期的时候,我就过来勤点,多看看。
▲小姐妹的家在农村并不显得很破落,张老汉说,我儿子以前很能干啊,要不是走得早,俺孩子家里这生活在农村算是不错的。
▲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帮助选择钢琴放置的位置。钢琴怕潮湿,工作人员看了几个卧室都觉着不是太合适,最终选择放置在客厅里。
▲根据钢琴的尺寸,工作人员仔细拉着尺子量距离。
▲张老汉与工作人员一起把客厅多余的木沙发移到一个卧室。
▲忙完后,张老汉与工作人员一起在院子里唠家常。两个孩子现在已经纳入孤儿帮扶的范围,每个月都有帮扶款,张老汉年纪大了,知道存折上有钱,但对这几笔钱怎么发放,并不是非常清晰,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给他讲解。
像张老汉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孤儿的监护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为他们发放的帮扶款并不是很清晰,也知道存折上有钱,问谁给的,只知道是政府给的。
▲对于张老汉不清楚孤儿帮扶款的情况,小编觉得需要在此普及一下帮扶政策。
在张老汉的手里有这样几个证件:儿童福利证、低保证、存折、大病保险,其他的孤儿也有这些证件。
目前,我市的每个孤儿每个月都有不低于1100元的爱心帮扶款。
这部分帮扶款由3个部分组成:
一、国家政策帮扶款每月480元 ;
二、低保最高标准每月320元 ;
三、帮扶单位每个月帮扶300元;共计是1100元。
▲通过解释,张老汉明白了这些爱心帮扶款的来龙去脉。
张老汉还说,现在俩孩子是由市环保局在帮扶,年前的时候,环保局来人把两个孩子全年的帮扶款都送来了,一共7200元。
▲张老汉说,现在这些存折我给孩子们放着,孩子们还得上大学呢!我得好好供应她们!她们得记住好心人的帮助啊!
▲“之前不知道国家的好政策,儿子去世后,我年龄大了,我都不知道这仨孩子咋生活下去?政府的好政策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啊!有生活费、有学费、一下帮到孩子们长大成人。这就是我闭眼了,我也能安心了。真的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说到这些,张老汉老泪纵横。
▲由于孩子非常想要见见捐赠人,专门请了假在家里,老师说回头给她们补补课。工作人员在与爷爷聊天的时候,两姐妹一直在院里自娱自乐。
▲这是12岁小晴的房间,她刚刚上初一,家人的相继去世对孩子的打击还是很大,小晴非常拘束。
▲8岁的小靖的房间。小靖年龄小,胆子也小,跟着20岁的大姐住一个房间,充当了母亲的角色。
▲生活的变故让12岁的小晴也早早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在厨房里,小编问小晴能看懂这‘食物相宜’的贴画吗?小晴摇摇头,她说她现在只会炒普通的菜,有西葫芦、花菜,会做稀饭。
▲小晴说,放假的时候,一般都是大姐给我们做饭,我们就打个下手,大姐不在家我才自己做饭。大姐教我做的第一顿饭是玉米糁,我做的有点稀了。后来大姐做饭都是让我站到旁边看她做。大姐说,让我好好学,以后还得学蒸米、包饺子等等,要是她嫁人了怕我照顾不好妹妹。
▲祖孙两代人,张老汉蹒跚的步伐,缺了一代人支撑的背影让人看着心酸。
圆 梦~
▲4月12日上午10点多,经过与爱心人士王先生联系,小姐妹的钢琴已经在路上了。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也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准备出发。
▲上午11点30分,爱心人士王先生带着这台爱心钢琴从郑州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抵达小姐妹的家里。看到捐赠人,孩子们显得有点拘束。
▲爱心人士王先生是个细心的人,为了搬运这台钢琴,王先生专门请了专业搬运钢琴的师傅,自己还承担了运费。
▲张老汉看到搬运钢琴,赶紧上前帮忙,可是钢琴比较娇贵,不好搬运,工人感谢了他的好意。
▲工人小心翼翼的将钢琴运到客厅。王先生也很满意这个位置。
▲王先生与爱人一起将盖钢琴的台布铺好,恢复跟他们家中一样的样子。
说起捐赠钢琴,王先生说,这台钢琴是自己女儿17岁学钢琴的时候买的,已经陪伴了他们6年时光,当时价格近2万元。现在女儿出嫁了,在外地工作,他们两口都不会弹钢琴,钢琴就闲置了。搬家的时候也想过把钢琴处理了,但是后来想想也不差这笔钱,就与女儿和爱人商量不如把钢琴捐赠了,让这台钢琴发挥它更大的价值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娘俩的一直同意,后来路过民政局的时候就想着捐赠到荥阳了,也圆了我家姑娘的心愿,也算是缘分吧。
▲王先生的爱人教孩子怎么使用钢琴。
▲抚摸着小晴的头发,王先生的爱人动情的说,又想起女儿当年学琴的样子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两姐妹坐到钢琴前面试一试。
▲第一次触摸钢琴的小晴显得非常激动。
▲小晴想过无数次的梦想,昨晚,激动的她写下了这篇《遥不可及的梦想》,作文里她写到,当知道有爱心人士为她捐赠钢琴,她从抽屉里拿出爸爸妈妈的照片,告诉他们这件好事,希望爸爸妈妈高兴....
▲看完孩子的作文,王先生的爱人抱着俩孩子哭了起来,她说,孩子,我也是你们的母亲!小晴抱着“妈妈”泪流满面。
▲在前期的孤儿巡访项目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孩子喜欢音乐的这个心愿。
▲生活的不幸我们要慢慢的忘却,生活还要继续。这天,市民政局副局长、荥阳慈善总会秘书长马江涛也来到了她们家里,与孩子们分享着礼物,嘱咐她们好好学学,荥阳慈善总会也是你们的家长,这里的叔叔阿姨也是你们的亲人。
▲小郑为孩子们演示弹钢琴。
未来就如这4月的春天,
一切都是生机勃勃,
孩子你们一切都会好的。
(广播电视台)
《慈善暖拍︱微心愿:孤儿“姐妹花”的钢琴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59640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