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12 09:54 我要投稿
加大财政投入 持续改善民生
近日,广武镇桃花源社区、荥阳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二安置区、索河办郑上路索河安置区等7个社区共计3188户13258名群众实现集中回迁,而这只是我市“新型社区”建设成果中的一个小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累计有33个社区实现了群众回迁,共回迁群众13860户、54249人。
桃花源社区内,小区幼儿园、活动中心、超市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记者了解到,桃花源社区共68栋、2610套、40万平方米安置房,网络、有线电视、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部连接入户。社区还成立了物业公司,为居民日常服务,居民还不用承担一分钱的物业费,全部用集体商业用房出租费来支付。
广武镇桃花源社区社区居民 陈新建【像咱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居住,确实是想不到的事情,今天我们终于也住上楼房,跟城市人一样了。】
在张村庙社区内,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社区里道路、绿化、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三室两厅的住房南北通透,所有的新楼房全部实现了简装。
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二安置区(张村庙社区)群众 刘建宗【地板砖都粘了粘,洗澡间各方面都干干净净的,可得劲。】
健康园区乔楼镇第二安置区(张村庙社区)群众 李光亮【原先住在村里,道路不好走,有好些年轻人都去县城买房,现在楼房盖成了,有的年轻人都想回来】
新型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是统筹城乡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和切入点,也是促进城乡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关系全市未来发展、群众幸福生活。2012年以来,根据我市新三化协调空间布局规划,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突出规划区以及周边3公里、健康园区、各产业集聚区、南部山区贫困村和不宜居住村、中心镇等重点区域,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合理稳妥地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为确保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村庄改造的征迁群众能够如期回迁、早日回迁,市委、市政府将回迁安置工作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质量安全,科学谋划运作,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以赴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为保社区建设工程进度,制定了市领导分包制度、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各社区进度汇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每个回迁安置工程都详细列出了具体的工程进展安排,每周、每月、每季度都有时间表,工期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做到每个安置区有人管、有人问、有人促、有人办。
在建设中,我市严格按照“五通七有两集中”14项配建标准,做到配套设施与安置房主体同步规划和建设,美化、硬化、亮化、绿化一步到位,有效保障了安置房的建设品质。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开工安置房建设项目57个,开工建设安置房711.7万平方米,完工395.69万平方米;累计有33个社区实现了群众回迁,共回迁群众13860户、54249人。“新家”让广大回迁群众对新生活的期盼正在变为现实,也标志着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的阶段任务,突出安置优先,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以确保群众按时回迁为目标,制定计划,优化服务,强化协调,严把质量,快速推进安置房确保拆迁群众早日回迁新居,努力让更多群众尽快地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成果。(广播电视台 利雅)
《我市新型社区建设成绩单:54249人住进新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5526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