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荥阳市新闻 >

荥阳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培俊因病去世

[摘要]12月26日晚10时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协常务理事、荥阳市作协名誉主席、荥阳《大风》执行主编李培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享年66岁。 李培俊同志1949年2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市乔楼镇丁店村。高中毕业后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曾...

4.2_副本.jpg

12月26日晚10时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协常务理事、荥阳市作协名誉主席、荥阳《大风》执行主编李培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享年66岁。

李培俊同志1949年2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市乔楼镇丁店村。高中毕业后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曾任河南省松光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荥阳市文化局协理员等职。1986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201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69年,他开始文学创作,以中短篇小说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奔流》、《百花园》、《飞天》、《莽原》、《清明》、《安徽文学》、《山东文学》、《小说界》、《延河》、《小说选刊》、《读者》、《小说月刊》等上百家报刊,共计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清水濯尘》、《魅惑》、《亡羊》3部,短篇小说集《黑马》、《步伐的风度》2部,中篇小说集《银狐》,长篇报告文学《神话在这里诞生》。有多部作品荣获郑州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绵山杯大赛二等奖、年度小小说优秀奖、中国散文家学会优秀奖、江苏省吴承恩文学奖等,另有6篇作品入选山东、河南、陕西、黑龙江等8省市高考模拟题。

李培俊担任荥阳市作协主席和名誉主席的20余年间,除了自己创作外,全力培养青年作者,请知名作家和编辑授课,本人授课30余次,修改作者稿件500余篇。培养出省级作协会员14人,市级作协会员27人。他还发起、创办“黄河两岸文学创作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作者,最初只有荥阳市、温县两县(市)27人参加,十余年来逐步发展到郑州、焦作平顶山漯河许昌等四地市8县作者100余人参加,加强了黄河两岸作者的文学交流,推动了黄河两岸的文学创作。(来源:老干部局)

【微阅读】万山惜别李培俊

自从盘古开天地,泱泱华夏,五千文明, 她的臣民、她的子孙没有不推崇翰墨华章的。大家把诗人、作家、艺术家视为受人尊重的群体,就是因为他们看重诗文之中真善美对于民族性格的滋润力,看重他们对一个国体的构筑力,看重他们对国民精神的塑造力。大家公认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李培俊先生是位小说家,不是创造历史的圣哲,而是历史造就的文学英雄,因为他的作品在荥阳锻造了整整两代人的灵魂。

他是荥阳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衔接人和传承人,是荥阳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奠基人,是荥阳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他作品立身,以其新颖的主题、犀利的笔法、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架构在省内外产生影响,对荥阳新时期文学队伍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重视作者素质提高与人才培养,出请国内名家来荥进行创作辅导,身体力行带出了一大批在地区有影响的作者,联谊作家队伍主创黄河两岸文学研究与创作组织,联谊了省内外大批作者,力主创建《荥阳文学》、《楚汉风》、《大风》等文学阵地,为推动荥阳文学发展竭尽心力,为荥阳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培俊先生青年时期便以虔诚之心师从交往我国老一代文学大师李蕤、魏巍、李凖、南丁、胡平、刘思、矫桂堂、乔典运等人,他心底光明、歌唱未来、赞誉希望、信手拈来到处都是他分娩灵魂的辉煌,到处都是他思绪自由腾飞的诗篇,思想的火花铺成了漫天的虹霓,他的小说语言准确之至更是妙不可言,通篇读来如闻语言大师牛汉的《童年牧歌》,正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家只要找到自己在整个历史中的位置,他的笔触自然坚实,培俊先生思想的骏马是在历史—现实—未来辽阔的背景下奔驰的,他的小说《橘子》就是一首正气歌,让迷途者独享阳光,让失足者感受人间大爱。李老师啊!您是一名正能量的播种机,您的长篇报告文学《神话在这里诞生》是工业题材的力作,是当代又一部的《乔厂长上任记》,您说“思想不能圈养,需要倾听大自然的雷鸣和闪电”,您心中有火,人生豪迈,这大概是您取得今天文学成就的不二法则吧!曾记否,同人民社签订《荥阳记忆》出版协议后,王保建教授我们三人四菜喝了两瓶海之蓝,对酒当歌的您,临走还与我耳语“楚局,俺俩再搉一瓶吧,保他一次喝个够。”李老师啊,李老师,您醉后孤灯说情,酒醒依窗听雪,伏案描述的都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雏形,您的小小说《男人的约定》获江苏省第二届吴承恩文学大奖,不正是这次大醉之后的杰作吗?中国小小说之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杨晓敏先生不只一次与我通话、面谈,说二○一六年一定要组织全国知名小小说家和重大小说期刊为培俊开一个学术研讨会,把小小说全国年度大奖——“金麻雀奖”授给他,让这位曾为巴黎公社唱过赞歌的人走红全国。老李啊,您也真经不起榷,海鲜店里畅饮正酣,两个高徒端着满满一茶杯左右而立,“老师,就凭您那几百万字的作品,近十篇佳作入选中学、大学教材,只要几种语言介绍出去,下个莫言就是您!”您二话不说一饮而进,而后,开怀大笑,这——就是李培俊。

当今社会,谁都难以一领风骚万人拥戴,唯有才气磅礴的人,才具有“抓住”生活、“把握”生活的能力,而才气并非是人力所能获得的,然而李培俊的作品能够让我们读出历史的情绪和情绪的历史,他是一匹在黑夜里奔跑的马,鲜红的太阳为他作证。“我不敢寻找驼印里埋下的铃声/不敢挖掘仍然发烫的鸣镝(箭头)/我怕在暮色苍茫中/挥泪如雨。”

李培俊先生是一座山,站上这山会望得更远;培俊先生是一棵树,走近这树会感知荫凉;培俊先生是一条河,站在这河边,会发现那种见底的清澈——这是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李培俊。(来源:老干部局)

扫描二维码,关注“荥阳发布”,畅享贴心服务。

荥阳发布二维码.jpg




《荥阳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培俊因病去世》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31890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