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荥阳市新闻 >

荥阳父子接力照料非亲智障女14年 演绎现代版托孤佳话

[摘要]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萃死而后已;今有儿时玩伴患难之时互相帮衬,结下深情厚谊,老友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弥留之际托付照顾年幼孙女,父子信守承诺爱心接力 14 年,悉心照料非亲智障女孩的善举,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现代版“托孤”佳话。 患难之时...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萃死而后已;今有儿时玩伴患难之时互相帮衬,结下深情厚谊,老友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弥留之际托付照顾年幼孙女,父子信守承诺爱心接力14年,悉心照料非亲智障女孩的善举,演绎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现代版“托孤”佳话。

患难之时相互帮衬 普通农家知恩图报结厚谊

现代版“托孤”佳话的主人公父子,分别名叫吉寅和吉周。吉寅已经过世10年,接过父亲爱心接力棒的吉周今年42岁。

1213上午,中原网记者来到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建业社区,来探访这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普通的民居,简单的家电……吉周夫妇的家,与其他市民家没啥两样。

吉周说,他一家是从2001年搬到市区里的。此前,他和父亲生活在荥阳市高山乡穆沟村。

荥阳市高山乡地处黄土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艰苦产量低,吉寅一家养活三个孩子相当艰难。

儿时的玩伴吉安,解放前逃难至山西,生活相对富足一些。在获悉吉寅一家缺粮后,便隔三差接济些粮食,帮助吉寅一家渡过了最困难时期。

转眼进入上世纪80年代,荥阳高山撤乡设镇,阀门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吉寅一家依靠好政策,从事阀门生产和销售,迅速走上了致富路。富裕后的吉寅没有忘记困难时给予过自己帮助的吉安,便主动邀请吉安一家人加入自己的经营团队,把吉安一家人培养成技术骨干,两家人在患难互助的基础上,结下深情厚谊。

女病故婿出走 老友弥留之际托付照顾外孙女

20007月,吉安一家遭遇重大变故。他独生女儿因病离世,上门女婿不堪重负离家出走。

当时,年仅3岁的外孙女又患先天疾病,智力发育异常。接踵而来的打击,让吉安心力交悴,感到来日不多的他经过再三斟酌,决定将外孙女托付给诚实守信的吉寅,自己才能无后顾之忧,走得安心。

面对好友的信任,加之对小女孩的怜爱,吉寅郑重对好友吉安做出承诺,一定会照顾好妞妞。

为了让小女孩享受公平家庭待遇,吉寅一家特意为她取了一个深富寓意的名字——吉雨。

2001年,吉周和父亲一家人搬到荥阳市一个小区安家。在京城办事处和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吉周正式为吉雨办理了户口,并把吉雨送到了离家三四里地的特教学校。

“其实从答应照顾吉雨开始,我和我爸就看出这个女儿不同于其他孩子。到现在,她的智力还停留在两三岁的水平,生活基本上无法自理。”

吉周说,尽管发现了吉雨智力低下,但一家人并没有嫌弃,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爱。

2004年我父亲患脑血栓,送到医院急救。去世前一天,苏醒过来的父亲特意把我叫到病床前,要求我答应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吉雨。”

吉周说,当时他兄弟五人,他是老小,与上面几个哥哥年纪相差较多。父亲选定由他来照顾吉雨,一是觉得他年纪最小,有一个儿子,且与吉雨同年,照顾吉雨比较方便。

风雨十年不言累 爱心接力照料智障女孩

2002年吉周夫妇双双下岗,2004年吉寅因病去世,生活压力陡然大增。但是为了信守诺言,吉周夫妇主动担当照顾吉雨的衣食住行,毅然坚持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照顾吉雨的“第二棒”。

2003年,吉雨被送入离家三四里地的特教学校,接受针对聋哑儿童的学前教育。吉周爱人禹慧娟做起了智障女孩吉雨的妈妈。

“儿子吉唐杰与吉吉雨同龄,只是吉雨大月份,所以吉雨是姐姐。”禹慧娟说,在她的心里,儿子和女儿在心里的地位一样重,由于女儿的特殊情况,有时对她的爱还要更偏心一些。

“每天早上,我带着儿子女儿一起出门,先将儿子送到附近的幼儿园,再坐公交车把女儿送到特教学校。晚上流程正好翻过来,我先到特教中心接女儿,再坐公交车到幼儿园接上儿子,三个人一起回家。”

禹慧娟说,后来儿子上小学后,晚上放学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她为了先接上智障女儿,就让儿子放学后在旁边的一家培训班里先呆着。

对女儿的偏爱,让不到10岁的儿子吉唐杰有了怨言。一天,吉唐杰坐在床边委屈地哭了起来。妈妈问原因,儿子说:买馍,搬煤……啥事都让我去干,为什么不让姐姐干?妈妈认真地告诉儿子:你知道吗?姐姐可能永远也长不大了,以后,你得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似懂非懂的儿子认真的点了点头,妈妈替儿子抹掉了脸上的眼泪。

托孤爱心在延续 父亲愿智障女儿能遇上好人家

转眼十年过去了。

“经常看到他们夫妇领着女儿到街心花园、植物园游玩,小丫头儿让他们照料得干干净净,惹人怜爱。”当被告知吉雨是被收养的真相后,街坊张宁满脸惊讶和赞誉。

吉雨今年已有17周岁,经鉴定为智力三级,仅会说四五个简单的语言:“妈”、“饿” “吃”、“喝”、“买”。日常生活中,她通过简单的语言配合抓碗拿瓶的动作,与吉周夫妇进行着日常交流,让人怜爱,惹人心酸。

看着吉雨一天天长大,吉周夫妇高兴中又有掩不住的担心。

“吉雨一天天大了,希望她能遇上个好人家。如果遇不到好人家,我们只能把她留个家中,一直照顾下去,不忍看到她在别人家里受骂受苦受歧视。”

吉周说,他这辈子能帮妻子梳过头,却学会了帮女儿梳头扎辫子。女儿吉雨虽然智力低下,但她从小就听话,从不出门惹是非,这一点让这位父亲也很欣慰。

“当父母老了,我也会继续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当被问及如果父母年龄大了,吉雨由谁照顾时,吉周17岁的儿子吉唐杰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荥阳信息网

《荥阳父子接力照料非亲智障女14年 演绎现代版托孤佳话》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xingyang/10539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