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济源路街道办事处三湾街社区,有一个家喻户晓、百姓个个信服的调解机构——“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家和万事兴”的调解小屋设在社区综治中心),由3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教师、公安和社区民警、民调员、楼门长、志愿者,以及普通群众组成,几年来调解社区里的大小纠纷255件,实现了“小矛盾不出院,大矛盾不出社区”。
“如今居民都习惯了,有个小摩擦、小矛盾,都主动找调解员解决。调解员就是居民,平日里大家也熟识,比其他人容易说上话,这邻里矛盾也就好解决了”社区居民赵爱玲高兴的说。
三湾街社区是个老社区。棚户区改造回迁后,由于部分楼是高层,人员稠密。人多,矛盾自然也会多。曾经早上居委会刚开门,来要求调解纠纷的居民就围上来了,一上午就两三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和万事兴”成立了,发动居民成立自治调解组织,大家共扫门前雪。
“家和万事兴”中,中坚力量是“社区五老”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5岁了,最年轻的也已经有56岁,他们懂法律、明事理、讲真情,居民有事都爱找他们说说。
群众调解员,群众都信服。他们用自己的时间,调和别人家的矛盾,有时候一个事就得花一天或是几天时间,有时还要用自己的钱为邻居老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办些事情,大家服他们,也主动支持他们的工作。
在居民的支持下,“家和万事兴”的调解模式也在逐步完善。从去年社区已逐步形成了四级“金字塔”式的调解组织结构:一级调解组织为“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二级调解组织为社区调委会积极分子;三级调解组织为楼栋长;四级调解组织为愿意参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 。
同时,社区还通过“民声日”、“倾诉热线”、“合议会”这3种工作模式开展调解工作。“民声日”每周由两名义务调解员值班,接待居民来访。“倾诉热线”开通一部电话热线(68111549),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法律咨询和社区调解服务。“合议会”则是每月末召开的一次会议,总结当月的调解工作,共商疑难矛盾的解决方式。
另外社区还利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整合网格助理员、网格法官、网格律师、网格公证员资源,对积存多年、调解难度大的矛盾纠纷进行“会诊”,一一化解“疑难杂症”。
社区里的“家和万事兴”民间调解组织成立以来,社区矛盾越来越少,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和谐社区的目标。“家和万事兴”也由之前单纯从事调解工作转向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向多元化参与社区建设转型。形成了“小矛盾不出院,大矛盾不出社区”的良好新局面。
通讯员 吴云萍
《矛盾不出社区 居民自治化解》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shangjie/70243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