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上街区新闻 >

家有老宅

[摘要]我最后一次在老宅住,是1996年初女儿出生后妻子在家里坐月子的时候。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女儿明年就要大学毕业,时间过得可真快...

                                                   家有老宅 
 
     我最后一次在老宅住,是1996年初女儿出生后妻子在家里坐月子的时候。转眼已经二十多年了,女儿明年就要大学毕业,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家老宅坐北朝南,共有五间房子,三间主屋,两间厢房,院子不大,与其他农村人家一样,一个普通普通的宅院,然而她却见证了一个大家庭的历史变迁。从我小时记事到现在人到中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都发生在这里,现在有的清晰难忘,有的模糊破碎。
     母亲在世的时侯常听她说,我家老宅所处的位置原来是我们家的打麦场,后来由于家庭人口增多,爷爷奶奶住的老宅子,已经装不下包括我们家和我叔叔两大家子人了,不得不再建新宅。那时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爷爷请了我们老家远近闻名的一个叫杨广的石匠来建房子。在我们巩义老家,以前所建的房子都是石头砌成的,看着都大同小异,但是从细节上观察却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门脸上的砖雕,出自工艺精湛的老工匠之手便非同一般,一个个绣球,一个个桃子,都雕刻的栩栩如生。听我母亲讲,我们村只有两三户人家的房子,是经他的手建造的,能请到他很不容易。当时我们家就建了两间主房。到后来经我大哥之手又建了一间堂房和两间厢房。听我三姐讲,建堂屋西房时,大哥让她比照原来两间房门脸上的砖雕,用砖头磨成桃子一样的模样,第二天往墙上垒,结果弄了一晚上,第二天和原来的一比,仍然差距不小,这可真叫比猫画虎。建东边两间厢房时我已经十四、五岁,已经能帮大人干活了,我还依稀记得房顶合拢时放鞭炮的欢庆场面。
     1975年,我们家遭遇重大变故。那年正值中年的父亲因病去世,爷爷经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第二天也撒手人寰,全家如同天塌一般,母亲硬是用她刚强的意志和瘦弱的身板扛起了家庭的重任……
    终于熬过了最艰辛的日子,我们一个个都长大成人,我的两个哥三个姐都能替母亲分担肩上的重担了。大哥还当过我们生产队队长,二哥18岁就在我们乡一家水泥厂当上了厂长。幸福的日子过了7、8年,之后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又摆在母亲眼前:家里人多了,老宅住不下了。大哥已有了两个孩子,二哥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家里不得不另建新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陆续从老宅搬出。随着我四个姐姐一个个从老宅出嫁,再加上后来我奶奶去世,我外出求学工作,母亲和两个哥哥同住,昔日和睦热闹的一个大家庭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院落,寂寞地屹立在那里。后来每逢清明节、农历10月初一上坟和过年才会到老宅看一看,很少再专门回去了,再后来回去的次数就更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我,突然有了落叶归根的念头,萌发了老了以后回老家住的想法,特别是前年母亲去世后,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了,老家老宅这才是我根之所在!打开尘封的大门,院子里、房顶上到处都是杂草树木丛生,没有一间房子不漏雨,推开房门,潮霉气味扑面而来。然而决心一旦下过,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说干就干,三个月后修葺一新的老宅如同焕发了青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我们兄弟姐妹再次聚首,个个如同打开记忆的匣子,说个不停,然而共同的遗憾便是母亲已不再在人世了。要是她老人家在,能亲自来看看眼前的一切,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幕,毕竟她才是这座老宅原来的女主人啊。
作者:金山

《家有老宅》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shangjie/61678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云儿]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