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04 11:48 我要投稿
大河网讯(记者尚国傲)蒸锅热饭,锅底水用自来水,其中的氯气会附着在食物上……过去几天,“北京宣武医院齐教授”的这番谣言又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崔留欣说,自来水氯气消毒法全世界用了100多年了,其中氯气含量是不足为虑的。河南省社科院殷辂说,谣言屡被转发,除了内容涉及每个人利益易引发关注外,官方或业界人士解释时公信力受到质疑也是其原因,而系统性地向公众做好科普工作,或能让谣言“止于智者”。
“北京宣武医院齐教授”的谣言又来了
“北京宣武医院齐教授的文章中提到:蒸食物一定要先开着盖子把水烧开,再放入要蒸的食物,盖上盖子!一定要用开水,或是过滤过的水。因为如果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有氯,再经过加热后,由于锅盖是盖着的,氯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氯有致癌的危险。”
过去几天,“黑白兔少儿用品坊”在微信上发的这条内容,再次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开了。据赶集网上电话,大河网记者联系“黑白兔少儿用品坊”,接电话的女子说一句“打错了”就挂了电话。
根据百度搜索结果,这条内容在2013年时已经在网上出现,随后多次被媒体证实为谣言——不仅北京宣武医院查无发此言论的“齐教授”其人,“自来水中余氯对人体有害”也被多位业界专家证实为谣言。
既然如此,谣言为何被屡次提及且次次有人转?怎么做,才能让它“止于智者”?
自来水氯气消毒法全世界用百余年了真没事儿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崔留欣介绍,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方法,全世界都在使用,用了100多年了。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因为它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且很经济。
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晴介绍,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来水余氯标准是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来制定的,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人体对氯的“每天耐受量”为每天每千克0.15毫克,假设这些氯完全来自饮用水,得到自来水的允许含量为每升5毫升。
“加氯消毒后,自来水中的‘游离性余氯’常温常压下分解得很快;蒸煮过程中挥发出来的‘量’,是不足为虑的。”崔留欣说,以郑州为例,自来水出厂时氯气含量在0.3毫克/升,到了管网末梢也就是市民家里,游离性余氯被降解到0.05毫克/升,这个浓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大家还担心水中氯气挥发出来的少,崔留欣教授支招——惯常做法是把自来水接到容器里晾一会儿,让氯气挥发一下后再使用。
系统科普或能让谣言“止于智者”
殷辂(lu)是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所的副研究员,在他看来,谣言屡被扒拉出来传播,大家应反思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对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实现“谣言止于智者”。
殷辂说,不管是网络论坛,还是微博微信,多数人这种无意识地把谣言转来发去,客观上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但也不用对这种转发行为上纲上线。
“谣言能传播,我们要反思背后的主要原因。像‘齐教授谣言’屡被传播的原因,首先是谣言的内容和城市里的每个人们息息相关,所以关注度高,较其他信息或者谣言更容易被传播;其次是官方或业界人士公信力受质疑,辟谣工作没有做到位,辟谣时没人信,或者说辟谣的力量小于传谣的力量;再者就是公众的科学常识太少。”殷辂认为,在公共信息的发布或解释上,应该做到及时发声、有序发声、权威发声,这样才能让公众信服,其次应该加大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常识,提高他们自身对谣言的辨别力。
各位网友朋友,在网上、微博和微信上,遇到像“北京宣武医院齐教授”这样的论调,您非常关心,而又不能辨其真假,告诉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联系相关专家进行解疑释惑。
《专家辟谣自来水含氯致癌:全世界都这样做没事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shui/1359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