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6 08:39 我要投稿
孩子喜欢的插画多了,充满“中国元素”
中原网讯(记者 张勤 通讯员 刘晓银)近日,小学语文换教材一事备受关注。新教材到底长什么样,大家都充满期待。昨天,开学第一天,它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变化一 新教材“变胖”
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由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旧版相比,新教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了一号”,有A4纸大小。
“开学第一课”讲什么?新版教材第一课的内容是“我是中国人”。中原区伏牛路小学校长李钦志说,这是一种对国家的认同感。第二篇是“我是小学生”,这又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同。“新教材会让孩子们有归属感。”李钦志说。
第三篇则是“我爱学语文”,配图是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也和语文的“听说读写”吻合。这也说明新教材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变化二 先认识“天地人”,再学拼音a o e
对比发现,先识汉字、再学拼音的顺序是新教材的另一大变化。老教材一年级上册先学拼音,之后才开始学汉字。而新教材先学汉字,后学拼音。最开始的汉字是从“天地人,我你他”开始。
李钦志说,识字教学的第一课“天地人”。“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这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
变化三 插画由“西装革履小洋裙”变成中国水墨画
阅读新版语文教材,色彩鲜艳的插画不时映入眼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丰富的插图更吸引人。而且插画内容更多的是充满“中国元素”的水墨画。
课文中的人物不是西装革履、洋装小裙,而是女孩的羊角辫、男孩的茶壶盖。站如松,坐如钟,采用的都是中国传统京剧的人物形象……
文章中还有《剪窗花》《春节童谣》等极具中国味的文章,这也都是对国学、对传统文化的体现。
理念 认字,还要探求汉字背后的文化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它的来源和文化。”结合新版语文教材的内容,李钦志说,新教材这样变化,其实是要让孩子通过汉字本身喜欢汉字。学生们可以直接先从汉字及汉字背后的故事开始学习,更有趣。
另外,新版教材对老师们也是一个挑战。如今,老师们不仅要教会孩子记住这个字的样子,还要带领孩子去探寻汉字的根源及背后的文化。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 由先学aoe变为识字“天地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4707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