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9 09:34 我要投稿
中原网讯(记者 张勤)未来某一天,当学生选择一所高中时,他或许最看重的不是“名校”光环,而是某一个学科老师。在郑州市一些高中一线教师看来,类似情景完全有可能出现,这也恰恰是2018年开始推行的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就新出台的河南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郑州四中副校长刘继勋认为,新方案会对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带来机遇。“高考改革之于学生,之于学校,之于教师,是机遇,也是挑战。”
自问:我拿什么吸引学生?
名校概念淡化 学科“名师团”或受青睐
学科很强的学校,也会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
“今天,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在一起探讨。大家认为,今后学校很可能会将学科打造成一个团队。”刘继勋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物理学科,一个老师的“力学”教得最棒,一个老师的“电学”教得最好,他们可以组成一个优秀的物理学科教学团队,也能成为吸引学生选择高中学校的亮点。“以后学校的学科组发展也会多元化,考虑学科组建设。”
促进老师
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或许,以后普通高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介老师”。
以前,学生或家长选学校时,更注重学校的名头、排名,但现在,学生有更多选择权选科目。大家将更看中某些学科,名校概念或将被逐步淡化。
与此同时,对于老师们而言,改革将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今后,极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位老师特牛,学生都愿意选他的课,而有的老师的课可能就不会有人选。”刘继勋说,这就督促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
提问:你的未来怎么规划?
学生的选择权更大
人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处理好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这是最好的状态。高考改革也正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更清晰的选择。
“从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学生的选择权更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刘继勋说,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等3个科目加上3个选考科目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因素,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更便于将来高考时选择喜欢的专业。“术业有专攻,凝聚能力主攻自己喜欢的学科。”
对学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然,新的改革方案所带来的高考变化和录取方式的变化,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考科目的存在,要求学生要尽可能早地做好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及倾向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高考过后才需要确定自己的专业。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也必须承担起责任,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进行引导。
刘继勋认为,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选择时不能太任性,要将兴趣与高校专业结合起来,否则,即使某个学科兴趣再浓,对某所高校的某个专业再有兴趣,如果高校的专业没有选该学科,学生就将无法被该专业录取。
《高中老师谈高考改革:名校概念淡化 学科"名师团"或受青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46622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