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5 16:20 我要投稿
每天督查工地、检查防尘网是否覆盖完好,已成为扬尘办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管城区扬尘办供图
挂职单位
郑州市扬尘办
蹲点人
河南商报记者 陈朋冲
在蹲点郑州市扬尘办的日子里,河南商报记者旁观着、记录着郑州市级、区级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有很多感慨。
比如,因为不放心辖区工地的整治情况,管城区分管扬尘污染的副区长耿志国,一下午给区扬尘办负责人打了6个电话,发了两条短信。而多个区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忙到深夜,周末不休息,难得有时间陪家人,早已是“新常态”。
【故事1】
一下午时间
6个电话、2条短信
11月24日下午,在航海路中州大道口附近一处工地,郑州市扬尘办、管城区扬尘办的督查人员现场督查。当天,工地上还有些泥泞。
看到我有些不解,郑州市扬尘办督查科科长胡文斌解释,“阴雨天很难起尘,但如果工地没做好覆盖等措施,一旦晴朗起风,工地上还是灰尘飞扬,所以即使阴雨天,我们也不敢放松。”
检查结束后,管城区建设局城市监察大队大队长马波掏出手机,这时,他发现一个未接来电,“是分管工地治理的耿志国副区长的,可能问我今天的检查情况呢。”他边走边回电话,看到工地的一角有防尘网被风吹起来,随即过去把它盖实。
刚到另一个工地,耿志国的电话又打过来了:“前两天上报的差工地现在怎么样了?详细情况再报下。”随后仨小时里,耿志国的电话又打过来4次,每一次都跟辖区工地的治理有关。
而两条短信,分别是耿志国自己督查到和市民、媒体发现的不规范工地,需要区扬尘办去现场督促整改。
“一个下午6个电话,两条短信,很常见。”马波说,“耿副区长分管工地扬尘治理以来,要么自己到多个工地上转,要么同我们随时沟通,工地治理越来越严,他的电话也更多了。”
【故事2】
夜晚11点
他仍在工地上“转悠”
11月29日夜里10点40分,夜班编辑跟我沟通一篇稿子,有两处细节需要同区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实。
“都休息了,联系谁呢?”我有点犯难,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联系了马波。
打过去,开始一直没人接,“这么晚,又是周末,没人接也很正常。”我给自己解释,准备骚扰其他区的工作人员。
这时,马波的电话回过来了:“陈记者你好,不好意思,刚才外面太吵,我没听见电话……”
随后,他开始详细回答我提的几个问题,而这时,电话里的声音一阵阵混乱,是渣土车清运时的“隆隆”声,还有工作人员不停地在指挥、疏导着。
声音太吵,他换了个安静的地方,“怕渣土车夜晚清运时不规范,晚上9点多我跟两个工作人员再出来转转。”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了,之前,一些区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反馈的工地现场查处图片中,不少都显示是在深夜甚至凌晨时拍摄。
【故事3】
孩子出生那天
他加班到晚上9点多
得知管城区建设局工作人员刘凯的孩子出生后,身边不少同事并没有立刻聚起来给他庆祝。
“时间太紧了,好不容易约齐,总会有不少人临时又忙工作。”管城区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刘凯孩子的喜宴,很久都没凑齐。
孩子出生时,刘凯正在办公室汇总材料,电话里听到喜讯,等两个多小时后忙完手头工作,他给马波知会了一声,兴冲冲往医院赶。
还没到医院,马波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市里要一份工地整治的预案,管城区这边……”说到这儿,马波突然想起来了:“哦,你先去看孩子,明天再做……”
半个小时后,刘凯出现在了办公室。当晚,他加班到9点多。
“自从督查工地以来,每天走得早回得晚,哪顾得上陪家人。”马波有些感激,“身边不少同事都承受着委屈和压力,也是妻子在想方设法理解他们。”
一次检查工地回来时已是下午6点多,在航海路上堵车一个多小时,马波有些焦急,其间,爱人的电话过来了,“路不好,别急,家里等着你!”
(河南商报)
《揭秘郑州扬尘办工作人员真实生活 加班成常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28536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