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13 08:48 我要投稿
中原网讯(记者 党贺喜 左丽慧 文 李焱 图)伴随着沁人心脾的“街舞蓝”,第三届中国郑州街舞大赛昨日进入第二天,全天项目为各个项目的淘汰赛至半决赛。
穿梭场内场外,梳理所见所闻,记者由点到面浓浓感悟到昨日街舞大赛的四个之最。
单项赛种选手最多
在昨日举行的各个项目淘汰赛至半决赛中,霹雳舞(Breaking)比赛选手超过800人,其中河南选手占四成。
按照舞种的区域性势力范围划分,南方如广州等地是锁舞的聚集地,机械舞等舞种则广为流行于北京乃至东北,而霹雳舞则在河南以及武汉、西安等“大中原”地区广为传播,尤其是河南,更是霹雳舞发展的“重镇”,河南的霹雳舞以其独特的技巧性和观赏性而大幅“吸粉”于中原舞者。
坐拥东道主之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本次街舞大赛的霹雳舞比赛项目,创下参赛人数之多自在情理之中。
观舞现场人气最旺
省体育馆,老郑州昵称为“大锅盖”。昨日,这口“大锅”真的“开锅”了!
按照组委会规定,大赛免费向社会开放,凭本人身份证即可领取门票和观赛指南,进场观看。
记者昨日下午在体育馆西门的票务处看到,前来办理票务的观众把工作台围得水泄不通,来自金水区文化旅游局的“四朵金花”是边忙活着边接受记者采访的:“从早上8点到现在,我们一刻都没有停息,今天的观众超多。”
记者走进比赛馆内果然发现,可容纳3000人的场馆座无虚席。
后勤保障他们最“累”
在省体育馆周边,消防车、应急通讯车、行政执法车、洒水车和治安巡逻车,一个个现场待命;300多名由巡防、执法、环保、食药等各部门联动的保障大军在巡回排查;选手、观众进出口门内侧,4台X光机、安检门首次亮相场馆大赛……
而说起最累的工作人员,组委会赛事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当之无愧。“因为时差缘故,接待参赛的外籍选手大多要在凌晨进行,夜里两点前不能睡觉,即使是小憩,睡前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再看看电脑和手机微信有没有新消息、新任务。”赛事组的工作人员感慨万端。
工作人员无一例外都饱尝了熬夜劳累之苦。他们的代表、大赛总监刘悦满嘴起泡上火,接受记者采访不时地咳嗽。
“顺风”商家最活跃
场内PK正酣,场外商家比拼。
在体育馆西广场,十几家体育和舞台用品商家列阵两侧,这是大赛组委会赛前免费为有关商家开放的领地。印有“WDG”大赛标志的T恤衫和背包成为街舞爱好者购物消费的首选之地,购物还能免费获赠印有大赛标志的各类车贴、包包贴等小工艺品。此举也是大赛组委会尝试大型赛事产业化的探索之旅。
金水区文化旅游局请来了河南“剪纸大拿”、中国剪纸协会理事、河南剪纸协会副会长袁升科。他精心制作的“中国郑州街舞大赛·剪纸艺术册”,栩栩如生,别有韵味,深得观众青睐,生意“这边独好”。
《街舞嘉年华 充满喜和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2587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