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商都郑州 >

张廷皓:大运河见证文化多样性

[摘要]——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 张廷皓 “中国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性?如何针对不同形态制订不同保护策略?”昨日,在嵩山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廷皓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见。 他认为,中国大运河是人...

——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

张廷皓

“中国大运河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性?如何针对不同形态制订不同保护策略?”昨日,在嵩山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廷皓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见。

他认为,中国大运河是人类农业文明时期最具复杂性、系统性的超大型水利工程,技术要素错综复杂,这对工程设计者、施工者水平提出很高要求。大运河的建造和使用反映了古人利用超大工程创建人类新水系的能力,堪称人类伟大工程,构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非技术遗产与经济、政治发生直接联系,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于此,形成众多文化结点,这些结点又刺激和促进运河沿线区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因大运河工程而兴盛繁荣的产业和行业,因大运河工程而建造的祭祀纪念性建筑及其他遗址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直接或间接见证大运河的历史,而且影响着沿线区域的历史进程。面对中国大运河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不可仅重视工程成就,更要注重保护,这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张廷皓提出以上建议。


《张廷皓:大运河见证文化多样性》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24386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