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商都郑州 >

郑州空气污染指数险爆表 重罚之下工地仍不听话

[摘要]1月1日 1月5日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郑州多少楼台被霾了。 □记者朱琨文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2015年的第一场霾,比往年来得略早一些。环保数据显示,有新监测标准以来,郑州市总会遭遇一场元旦霾,时间在3日至7日左右。不管是最具代表性的收官,12月拿下...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1月4日污染指数险爆表

1月1日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1月4日污染指数险爆表

1月5日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郑州多少楼台被“霾”了。

  □记者朱琨文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2015年的第一场霾,比往年来得略早一些。环保数据显示,有新监测标准以来,郑州市总会遭遇一场“元旦霾”,时间在3日至7日左右。不管是最具代表性的收官,“12月”拿下9“良”趋好的成绩,还是应急响应2014年全年警报没有2013年半年拉得多,都能说明去年“斩霾”得力。

  但是,进入2015年,霾情仍步步惊心。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还不拉响应急“警报”?

  数据|新年几天,一天比一天差

  昨日下午4时,郑州市9个空气监测点,AQI全在400以上,为严重污染,其中供水公司监测点,AQI为490,接近爆表值。

  环保部门数据显示,进入新年后,郑州逐渐陷入“霾伏”:元旦,郑州“良”;2日,轻度污染;3日,重度污染;4日,严重污染。

  记者查询往年数据,自2012年12月18日起,郑州市开始监测PM2.5,执行一套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其中,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综合考虑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CO、臭氧等六项污染物的污染情况。指数越高,代表污染越重。

  执行新标准后的第一个新年,即2013年,第一次重度污染出现在1月5日。2014年的第一次重度污染出现在1月7日。

  监测部门技术人员表示,从2013年至今年,都是元旦当日或前后是“良”或轻度污染天气,但是接近1月中旬时,空气质量开始走下坡路。

  图表|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前年多一成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1月4日污染指数险爆表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对比|2014年的12月重度污染同比少一半

  2012年的12月,郑州开测PM2.5。对比2012年、2013年、2014年3年的12月,AQI有哪些变化?

  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共有9个“良”天,5个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2013年12月,有11个“良”天,11个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2012年12月,有8个“良”天,2个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去年12月,郑州频频看到蓝天,为何指数显示不是新标准以来最好的“12月”?

  有专家表示,就感官而言,去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比2013年同期少一半,轻度至中度污染这样的“轻量级”霾与大风天气相遇,往往也不会影响见到“郑州蓝”,但事实上,收官12月的成绩单中,2014年还没有达到2012年的水平。

  1

  前后都有霾,应急预案为啥不启动?

  霾了三四天了,根据气象预报的信息,今天,包括郑州在内的我省多地将继续出现霾天气。根据前年5月18日郑州市政府下发的《郑州市空气重污染日预警应急工作方案(试行)》,相应共分为三级,连续48小时达到相应空气污染级别,且气象条件没有较大改善,即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前有“狼”后有“虎”,郑州为何还按兵不动?

  空气质量指数“三连跳”不知该启动哪个级别响应

  “目前还没有接到对外发布应急响应的通知。”郑州市环保局宣教部门负责人表示,应急预案启动需要有相应级别的启动程序和技术标准。本次空气质量指数“三连跳”,已经不是连续48小时的同级别污染天气,所以启动哪一级别的预警就不能下结论。另外,对未来天气的研判也将随污染级别的加重有变化,“比如,这次我们就接到技术部门的分析,寒潮马上要来,雾霾有望消减。”他还表示,启动一次预案,需要花费很大的社会成本,盲目启动是不严谨的。

  2

  “国”、“省”标准跟郑州标准为何不同?

  去年12月22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稿中对重污染天气应对设置了专章,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这一要求纳入法律条款,草案审议稿中明确,地方政府应依据本地污染来源特征,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其中还要求,在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各地要发出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

  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

  而河南省于去年11月发布了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案响应分为4级,启动条件为“当预测未来将出现持续3天以内重度污染、AQI日均值大于200的天气时”。

  相比于省里的“未来式”,郑州市为啥采取的是盯足48小时以后的“过去式”?

  郑州方案早于国家和省里的相关规定

  郑州市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上层设计给了地方根据自身现实条件制定方案的机动性,郑州市并没违背上位规定,而且郑州市的工作方案出台,也早于国家、河南省的相关规定,当时比照法律法规系统不多,借鉴了北京、上海、天津等

  城市的应急方案,属于比较早有应急响应机制的城市。

  有监测技术人员向记者表示,河南省规定中的“未来式”对技术有要求,“未来3天”或许不能预测准确,郑州市的方案是目前比较现实的实施方案。

  3

  我们总共拉响了多少次警报?

  “如果仅从应急响应次数这一指标来看,长时间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次数在减少。”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工作方

  案实施以来,2013年的下半年,郑州市启动应急响应7次,2014年启动了6次,其中4次在下半年。

  4

  应急方案到底有啥用?

  已经“霾”了两天才拉警报,还有啥用?对于这一质疑,上述负责人表示,应急预案并不只是拉响“警报”这一项工作,在监测部门对于过去48小时的数据汇总以及未来的气象预判等建议启动的材料后,他们会向市政府提交,市政府也不是只下一道“审核令”,而是会依据方案通知各个单位启动响应工作,并确保落实。

  他表示,应急方案对于治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应急性的措施正在华丽转身为“常态措施”。比如扬尘治理、黄标车限行等相关规定已经有应急响应变成专项的常规治理方案。

  5

  公车真的停驶了吗?

  48小时全市AQI在300以上500以下,公车停驶15%;48小时全市AQI达到500,公车停驶50%。公务车咋落实?上述负责人表示,郑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有专项的公车停驶方案,依据相应条件,各单位会上报公车车牌号,由该局落实“贴封条”,并有抽查检查和追责规定。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1月4日污染指数险爆表

老鸦陈拆迁时,仍无任何防尘措施。

新年伊始郑州再遇当头霾 1月4日污染指数险爆表

孙八寨拆迁后,建筑垃圾放了半年。

  □记者田育臣 实习生原茵马红梅文图

  核心提示|昨天,郑州迎来入冬以来较严重“霾伏”侵袭。其中,拆迁扬尘成为“霾伏”郑州的罪魁祸首之一。昨天,大河报记者回访一度被市民称为“战争片”的4个拆迁工地发现,不少工地“防尘”措施仍未到位。建筑工地“消尘”为何如此难?

  走访工地

  要求整改的4个工地,3个“不听话”

  昨天,郑州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站数据多次出现“爆表”。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张瑞芹说:“这次的霾,和以前不太一样,能明显感觉到空气中有灰尘,这与建筑工地拆迁扬尘有所抬头有一定关系。”2014年年底,郑州枣庄、老鸦陈、西韩砦等城中村拆迁,均出现“防尘”措施不到位的情况。经媒体曝光后,这些工地及时进行了整改。如今,它们的防尘措施如何?

  1、老鸦陈村拆迁工地

  整改效果:差

  问题:施工地没有任何洒水、防尘设施

  昨天下午,老鸦陈村拆迁工地一废墟上,4台大型钩机正挥舞着5米多的摇臂,拆除一座仅剩4层的楼房,钩机每砸碎一块楼板,灰尘便旋起一个圈儿,随风飞入城中村。距

  该工地不远的江山路东侧,一台钩机也正在废墟上“轰隆隆”地拆迁楼房。在两处施工工地,记者均未发现任何洒水、防尘设施。

  废墟旁,围挡开口处延伸出到路上1米长、3米宽的砖瓦碎片,路上车辆经过后,扬起一片尘土。“媒体一曝光,洒水车就开过来,尘土小一些。没过几天,街上又荡起来了。”老鸦陈服装市场鞋袜店老板李女士说。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八九处新拆的楼房,建筑垃圾也一直裸露在空气中。

  2、孙八寨拆迁工地

  整改效果:差

  问题:建筑垃圾堆积成山

  2014年7月,孙八寨村拆迁扬尘,时隔半年,该拆迁工地现状如何?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航海路与人和路交叉口附近的孙八寨拆

  迁工地。记者发现,在一广场后面,1000多平方米的楼房已被拆迁,建筑垃圾堆积成山。其中,沿街2米以及东北角的废墟垃圾,被覆盖了防尘网,但其余建筑垃圾仍裸露在空气中。附近居民张先生称,2014年7月,该拆迁工地已停工,后来,办事处便在周围盖了防尘网,但中间的建筑垃圾一直没盖。“一刮风,灰尘荡可高,也一直没人管。”据他介绍,他经常戴着口罩,已经忍受扬尘半年时间。

  3、西韩砦拆迁工地整改效果:较好

  在西韩砦城中村,记者发现,拆迁机械作业时,旁边始终有一台洒

  水车同步洒水。拆迁垃圾已铺设了黑色防尘网,街道旁围起了围挡,整改效果较好。

  4、枣庄拆迁工地

  整改效果:差

  问题:洒水车很少,建筑垃圾仍裸露

  昨天,记者来到枣庄拆迁现场。该工地主体已拆迁完毕,一台铲车和一台钩机正在废墟中剔出钢筋,附近没有洒水和喷淋设施。机械作业时,仍有

  小股灰尘飘出。

  据附近居民称,以前拆房时,有洒水车喷淋,这段时间,洒水车很少来。现场,除了临街几处建筑垃圾铺设了防尘网外,其余建筑垃圾仍裸露在空气中。

  焦点追问

  重罚之下,扬尘为何照扬?

  ◎相关监管部门权限有限

  按照规定,对逾期未整改的“扬尘”工地,相关部门会对其所在区政府进行财政扣款。2014年7月到11月,惠济区郑东新区均因扬尘被财政扣款360万元。如此重的罚款,为何止不住扬尘?

  “郑州市监管拆迁扬尘的,不只是我们一家,我们只能按规定进行财政扣款,但对方仍不整改,我们也没办法。”郑州市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郑州市大气污防办”)有关负责人说。去年7月15日至11月30日,他们一共督导扬尘工地1089家,下发督办通知405个,财政扣款共计2430万元。“其实,罚款不是目的,但我们只有这些权限。”

  ◎人手不够,工作任务重

  郑州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办公室(以下简称“郑州市建筑工地扬尘办”)负责人也表示,作为一个临时机构,办公室人手少,而郑州市工地较多,“每天忙不过来,我们也是分身乏术”。该负责人称,目前,全郑州市共有建筑工地1023个,单体工程2254项,总建筑面积达2800万平方米。而该办公室现场督察的只有3人。去年7月至今,他们平均每个月巡查20个工地,每天一个工地。

  该负责人称,目前,他们每天都要接到10多个投诉电话,其中,一城中村的拆迁指挥部一天接到40个投诉电话。“我们整天在外跑,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八九点,仍然处理不过来。”

  “此外,临时机构行政级别低,我们去督办一个工地,负责人不见我们,我们一点门也没有。”他表示,因不少工地系城中村,拆迁时也不备案,因此,督察期间,他们经常吃“闭门羹”。

  ◎管理麻烦,问责程序繁琐

  郑州市建筑工地扬尘办上述负责人表示,一般而言,拆迁指挥部多系各区设立,部分人员抽调自各区征迁办和相关部门,“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该负责人表示,对于逾期仍未整改的,他们会同有关部门及领导跟踪挂牌督办,同时,还会约谈区域负责人。但他表示,“这种程序繁琐,涉及部门较多,过程比较复杂”。

  专家支招

  对于“扬尘”屡治不绝的问题,我省一位社会学家表示,治霾是个系统工程,而治理拆迁“扬尘”也需要常态化的机制。该专家表示,郑州市要彻底治理扬尘,要给予临时机构较大权力。同时,除了财政扣款处罚外,更应对直接参与的有关单位及责任人实行问责制。除了将其加入日常考核,还有必要纪委介入。

  数据:

  不到半年有的区被扣360万

  2014年7月15日至11月30日,郑州市大气污防办共督导郑州市区工地1089个,下发督办通知405个,落实财政扣款金额合计为2430万元。各区情况如表格:

  行政区

  金水二七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郑东新区经开区

  财政扣款

  330万340万130万270万360万300万360万340万


《郑州空气污染指数险爆表 重罚之下工地仍不听话》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ri/11069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