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4 08:34 我要投稿
3月15日,二七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区长苏建设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并部署了2017年五大工作任务。五年来的工作有哪些亮点、热点?
五年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数字 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5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5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4.2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4.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3亿元,年均增长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549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29元,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二七区连续3年作为全省唯一市辖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双百强”,并成为首届“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
发展势头蓬勃强劲
解读 强力推进选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累计引进127个“四力型”项目,总投资4202亿元;累计运作40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0亿元,114个重大项目实现竣工投产。连续6年被评为“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解读 积极推进土地“六统一”改革,累计上报土地2.37万亩,批回2.42万亩,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不断提升。认真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资金运作模式,累计运作资金436亿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产业园区载体作用凸显
解读 二七新区村庄改造基本完成,累计运作36个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6亿元,连续3年跻身全市“两强”组团新区。马寨产业集聚区入驻康师傅、花花牛乳业等重点工业企业340家,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连年进入市“五强”、“两快”产业集聚区。二七特色商业区连续3年位居全省特色商业区“十强”。樱桃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解读 高端商贸、现代食品制造、生态文化三大主导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占全区总量60%以上。河南网商园、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等一批电商载体强势崛起,京莎鞋业电商产业园等一批“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项目示范作用明显。“U创港”等创新创业载体活力显现,商贸物流、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产业品质大幅提升
解读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次产业比重达到99.9%。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14家,建成企业研发中心61个,帝益肥等4家企业挂牌上市,全区专利授权量高达562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项70余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2.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
五年来,城乡形态风貌发生新变化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解读 城镇化率由73%提高到92%,建成区面积超48平方公里。启动了65个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安置房1250万平方米,回迁560万平方米,10万群众搬入新居,二七区连续5年被评为“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
城乡功能日益完善
解读 新建城乡道路71条,新建停车泊位5万多个,安装26公里道路硬隔离设施,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3个区级、13个居住区级便民服务设施,“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体系逐年完善。
生态质量不断改善
解读 共拆改155台、752蒸吨燃煤锅炉,创建40平方公里禁燃区。2016年,全年优良天数达到159天,优良天数和年度综合考评连续2年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新建7个游园、3个综合性公园,完成“两环三十一放射”生态廊道、绕城高速二七段8公里生态绿化、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共673万平方米绿化种植。积极做好金水河、贾鲁河、尖岗水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
城乡形象大幅提升
解读 积极开展城市管理飓风行动、精细化管理20项重点工作,大力实施街景整治、窗口区域形象重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清洁四项工程,对城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进行精准化整治。连续3年被评为“郑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五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解读 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累计支出8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补贴1.53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培训2.2万人。新农合参保覆盖率达99.8%,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82元,最高报销限额达50万元。新建公共保障性住房20725套,基本建成14800套,发放廉租补贴351万元。建成21个“四级养老”服务机构,为1万多名高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为205户“失独”家庭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区成立了18个慈善工作站、159个慈善联络站,被中国慈善联合会授予“2016年度推动者”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解读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7所,新增学位3.96万个,被评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建成卫生服务中心15个、服务站20个、乡镇卫生院2家、村卫生所47家。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不断优化出生人口跟踪服务,被评为“全国首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新建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电子阅览室91个、农家书屋23个,实现了三级公共文化网络全覆盖。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胡佩兰、“陇海大院”爱心集体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马昕、方秀云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解读 健全视频巡逻防控网络,创新实施“六个联动”,全区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大幅提升。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加大消防、煤矿、建筑、危化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五年来,政务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745件,办复率100%。编制政府权责清单7406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04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6项,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1649件,办复率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亮点纷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erqi/68070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