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郑州新闻 > 二七区新闻 >

二七区实现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摘要]清晨,天色微亮,一组组健身爱好者便开始了健身晨练;晚上,华灯初上,一支支广场舞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在二七区,广...

清晨,天色微亮,一组组健身爱好者便开始了健身晨练;晚上,华灯初上,一支支广场舞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在二七区,广场、公园、社区内,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二七区区委、区政府加快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加大群众文化队伍培训,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文化惠民所带来的实惠。

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2016年12月29日,二七区文化馆3楼的舞蹈教室里,50岁的闵文红正带领着“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服务艺术团排练,为第二天去侯寨乡参加“三下乡”文艺演出做准备。

闵文红是退休职工,从小就喜欢跳舞。退休后,闵文红带着一群姐妹每天在公园学习跳舞,2012年,二七区文化馆负责人主动找到她,免费为她们在区文化馆3楼提供了一个舞蹈教室,并组建30多人的“红舞裙”舞蹈队。通过多年练习,闵文红所在的舞蹈队技艺日渐高超,开始在各种文艺活动中露脸。几年下来,她们舞蹈队每年下乡村、走基层、进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演出近百场之多,所到之处都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

舞蹈,只是“田园二七”的冰山一角,二七区的文艺文化活动可谓五花八门、遍地开花。目前,全区共有美术、声乐、民间工艺等各类文化骨干630名,秧歌、合唱、模特队等文艺团队200余支,业余群众演员10万余人,“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服务艺术团活动俨然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加大投入阵地提档

为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近年来,二七区共争取专项资金约900余万元,新建、改建综合文化站1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电子阅览室91个、农家书屋12个,全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二七区还成立了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以“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服务艺术团为骨干,培育和发展编外“文化志愿者”。建立区级民间文化骨干资源库,初步形成以全区三级编内队伍为主导、编外队伍为补充的“四位一体”文化服务网络。

去年,二七区对3个文化站、3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提档升级,顺利完成春晖、清秀佳苑等3个社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配置和2015年度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阵地有了,发挥作用势在必行。二七区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惠”的原则,把文化服务的重心放在基层,放在农村,每年开展“百场公益演出、百场公益培训”“舞台艺术进基层”,利用广场、公园、社区等开放性平台,做到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仅2016年,二七区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68场次,在社区、区中心敬老院等开展公益演出32场;针对未成人、弱势群体等群体开展舞蹈、声乐、合唱等公益培训312次;开展各类读者活动、讲座50余场。

“三级直通” “私教”服务

文化惠民,项目建设不可或缺。二七区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服务”为带动,与青年社会组织和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工系合作,对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进行每周一对一、点对点的便民服务,困难群体也能享受“私教”待遇。

二七区还创新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三级直通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十个试点“一点一品”文化品牌,让每个试点的群众文化活动有自己的亮点特色,让每位群众都能“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



《二七区实现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erqi/62895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